王德萍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安徽天长 239300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行VSD引流术后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14例行VSD引流术的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应用健康宣教、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病情有效控制,患肢功能迅速恢复,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下肢骨折患者行VSD引流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开放性损伤;VSD引流术;患肢功能;针对性护理;
下肢开放性损伤常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创面感染、缺血性坏死等潜在并发症,严重影响康复效果及预后[1]。VSD引流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广泛应用于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多个领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2-3]。由于患者对VSD引流术的认知程度较低,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且担心术后效果,给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增加了难度[4]。为此,本次研究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健康指导、康复训练、引流管护理等对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行VSD引流术的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1)重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大的血肿或积液;(2)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3)愿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4.6±12.9)岁。所获得的患者资料仅用于科学研究,不外泄于他人。
1.2 护理方法
1.2.1 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陪护家属VSD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爱惜、维护负压引流设备,尽量不要牵扯、压迫、折叠引流管,不能随意调节参数,以保证治疗持续有效。
1.2.2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管有无发生堵塞、扭曲、变形,有无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等。引流不畅时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生理盐水10-20ml冲洗管道,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更换引流装置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同时严密观察负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125至-450mmHg),护创材料是否塌陷。
1.2.3 饮食指导:给予营养支持治疗,鼓励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防止负氮平衡的发生。观察患者进食、吞咽和咀嚼能力,对于吞咽功能差的患者必要时给予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可根据患者需求,必要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血浆等。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加强营养的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1.2.4 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支持性护理,详细介绍VSD治疗创面的信息内容及成功病例,帮助其渡过心理适应期,鼓励其树立康复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多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增强患者与家属间的良性互动,使患者保持最佳的情绪配合治疗及护理。
1.2.5 患肢护理:VSD引流期间应绝对卧床,抬高患肢20°-30°,患肢下垫一软枕保持功能位,改善患者微循环减轻肿胀。
1.2.6 并发症预防:观察患肢局部肿胀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肢出现高热、患肢肿胀明显、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打开创面进行检查。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适量给予止痛剂。每日按摩背部及易发生压疮部位1-2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干净平整。
1.2.7 生命体征监测:应用VSD术后72小时内,按规范监测体温,体温异常时遵医嘱监测白细胞计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准确记录引流量,必要时记录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1.2.8 康复训练: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按摩、行走锻炼、红外线及超短波理疗等治疗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运动为辅,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的等张收缩,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肌萎缩、关节僵硬及骨质疏松等。
2. 结果
14例患者应用健康宣教、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病情有效控制,患肢功能恢复,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
3. 讨论
下肢开放性损伤是发生软组织缺损及创面感染及大面积皮肤坏死的高危人群,手术创伤、应激的影响,容易发生全身反应,引起诸多后遗症,甚至导致截肢[6]。加之患者机体活动能力受限,卧床时间增加,伤口疼痛不仅会使患者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恐惧心理,还会使患者营养状况变差,免疫力降低,不利于肢体功能和疾病康复。为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对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VSD引流术能有效控制渗液,消退伤口水肿和充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痛苦,同时变开放性创面为透气性闭合性创面,减少了感染发生几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病床周转率[7]。本研究对14例行VSD引流术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肢功能恢复,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效果显著。
4. 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行VSD引流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亚英,王华,张萍,等. 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及对患者精神心理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470-474.
[2] 凌琳,诸葛恒艳.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治疗跟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16,31(18):53-54.
[3] 徐洁,刘美英,蔡红. 舒适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疼痛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5):922-924.
[4] 李惠,胡三莲,董芳辉,等. 不同负吸压强对下肢开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6,16(5):5-9.
[5] 吴坚,罗兴良,马树云,等. 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下肢微循环及愈合的影响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3978-3980.
[6] 唐良华,程志刚,熊屹,等. VSD联合内固定在下肢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499-501.
[7] 连丽萍. 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1):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