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肺康复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8期   作者: 李顺芳,赖慧晶,罗文,简小云,李小兰,何映坪
[导读] 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复的疗效。
        李顺芳,赖慧晶,罗文,简小云,李小兰,何映坪
        佛山市中医院 , 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复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确诊12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准并同意接受肺康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士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康复;实验组组成立由科主任、主管医生、护理组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的医护一体化小组,以团队形式进行肺功能康复评定,制定及落实肺康复计划方案,通过医护查房、护理门诊、线上回访等进行分析并改进肺康复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康复前后6min步行试验距离、CAT评分、肺功能((FEV1、FVC)及肺康复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试验组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CAT评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肺功能FEV1和FVC改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模式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对肺康复的依从性、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信心,提高治疗护理满意度。在肺康复领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阻。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影响其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1]。医护一体化是指医师、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和信任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决策,分担责任,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2]。肺康复是一个基于全面评估患者,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治疗干预,旨在提高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和促进长期坚持促进健康的行为。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模式是团队给予患者有效慢阻肺患者的连续性肺康复护理,贯穿于疾病发展全过程。这模式提高慢阻肺患者对肺康复的依从性,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确诊12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准并同意接受肺康复治疗的患者。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2011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标准[3];2、患者神志清醒,理解及认知能力正常;3、缺乏肺功能康复知识的患者;4、患者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由于支气管扩张、囊性肺纤维化、肺结核、肺癌等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气流受限者。2、有肺大疱,严重心功能损害,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配合患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其中实验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4~75岁,平均(62.84±6.59)岁,病程1-17年,平均(8.17±0.85)年,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毕业7人,高中及专科毕业21人,初中及以下毕业31人;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5~76岁,平均(63.07±7.01)岁,病程1-15年,平均(8.23±0.94)年,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毕业8人,高中及专科毕业23人,初中及以下毕业29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方法护士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康复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由科主任、主管医生、护理组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的医护一体化康复小组;共同制定科室肺康复评定、计划、方案、处方等表格,制作光盘和小册子;以团队形式对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患者入院24 h内建立患者肺康复管理档案;由小组到床边,按照科室制定的肺康复评估量表进行评定;拟定个性化肺康复计划、方案;按照科室制定的肺康复实施方案量表中选择个案处方;由管床护士每日执行肺康复处方,护理组长监督并跟踪效果;每单日小组通过医护查房,运用PDCA 理论对患者肺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根据病情进展程度修改肺康复方案。出院前管床护士加患者微信或家属微信并告知护理门诊时间,送科室制作光盘和小册子患者出院后随时查看。患者出院后管床护士每日微信视频,每日了解患者康复治疗情况并给予指导,纠正;每周患者到护理门诊复诊,护理组长按照科室制定的肺康复效果评价量表评估患者肺康复治疗的效果,医护一体化康复小组根据护理组长评估肺康复效果评价量表结果,讨论是否需改进肺康复方案。肺康复小组连续跟进患者肺康复治疗情况。
1.3  评价工具   
        1.3.1、 采用韩燕霞[4] 研制慢阻肺患者症状管理行为依从性调查表,该调查表包括呼吸功能锻炼(0-3分)、运动锻炼(0-3分)、药物治疗(0-3分)、家庭氧疗(0-4分)4方面,共7 条,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症状管理行为依从性越好。
        1.3.2、6分钟步行试验  两组患者肺康复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并进行比较,测量时在室内平坦的地面划一条30m的线,两端各站一名医护人员,让患者在无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在两名医护人员间来回行走,6min后患者行走距离。
        1.3.3、采用CAT[5]问卷是一种全新的、由患者本人完成的测试问卷,主要用于对慢阻肺患者健康状况进行简便和可靠评价,它适用于所有确诊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该量表从患者的咳嗽、痰液情况、胸闷、家里的活动情况、外出活动情况、活动后气喘情况、睡眠、精力8个方面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每个方面得分为0-5分,最高得分4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呼吸功能越差。
        1.3.4、肺功能指标:采用德国耶格电脑化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分别检测在患者入院时、出院3个月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肺活量(FVC)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据进行数分析,计量资料用(±s),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前后依从性评分比较 详见表1。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2020年慢阻肺的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第5位,在我国则可能上升到第1位。慢阻肺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大特点,这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6] [7]。慢阻肺患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肺功能康复非常重要 [8]。但实际临床工作上存在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不信任,肺康复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疗效而且多反复发作,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如何有效的让患者积极参与肺功能康复治疗,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康复效益。我院采用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模式开展肺功能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往往由于见不到呼吸康复训练的近期疗效而随意中断康复训练,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9]。本研究从慢阻肺患者入院24 h内建立病人管理档案,以团队形式床边进行系统肺功能康复评定,同时根据每个患者评估结果制定具有个性化肺康复计划、方案,开出肺康复治疗处方。护士负责肺康复治疗处方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护理组长质控并跟踪效果,医师起到指导的作用。每单日小组通过医护查房评估康复效果并根据病情进展程度修改康复方案。二者共同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全面性的康复锻炼。实现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无缝交流,让患者了解慢阻肺,认识自身疾病及肺康复对慢阻肺治疗的重要性,提高肺康复锻炼积极性和依从性。提高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慢阻肺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往后时间需要在家庭中度过,这个阶段也是患者肺康复的重要阶段[10]。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模式在患者出院后,患者在肺康复治疗中随时看光碟,每日管床护士通过微信视频及时掌握患者肺康复训练情况,管床护士在医护一体化肺康复群反馈患者情况,小组评定后然后给予指导,纠正;患者每周到护理门诊复诊及,医护一体化肺康复小组根据病情进展程度修改康复方案。确保了康复治疗的连续性,更加有利于患者及家属的接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医护技一体化的肺康复模式,遵循“安全、方便、经济、有效、个体化”的原则;采取多媒体信息手段辅助,强化患者的依从性;将肺康复的理念贯穿于疾病发展全过程,使肺康复由单个医生或护士指导变为医护一体化指导、由医院延续到家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慢病管理水平,实现医疗理念和医疗模式的进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亚梅.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44 -46.
[2] 冯本英.医护康一体化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5):12-14.
[3]朱丽,黄依鑫,金苗苗,等. 抗阻力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效果评价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2):1624-1626.
[4]  韩燕霞,钮美娥,汪小华,等.自我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66-1169.
[5] 杨仕钰.6MWT、CAT评分在COPD病情评价中的应用意义 [ 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5):728-732.
[6]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hnonary disease.(2017 REPORT)[EB/OL].[2016—1 1—16].http://www.gold COPD.org.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DOI:10.3760/cma.j.issn.1001-
0939.2013.04.007.
[8]唐静雯, 潘旭. 肺康复护理新进展[ J ] . 中国保健营养,2016,7(26):256-257.
[9] 陈琰,吴菊芬,熊华,等,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8—29v
[10]夏玉兰,李小莉,刘雨村,等.家庭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2935—29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