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在面瘫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8期   作者:邓小芳
[导读] 目的探析面瘫病利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邓小芳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南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探析面瘫病利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面瘫病患者104例入组,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评估两组发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面瘫病患者应以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疗效确切,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面瘫病;应用效果
引言
        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者周围性面神经炎,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中医认为其发病与风寒侵袭致经络不畅、局部肌肉松弛以及经筋失养有较大的关系,因此中医治疗以改善经络不畅和局部肌肉松弛为主,中医辨证护理在临床中也能够进行良好的经络疏通与肌肉松弛改善。现将我院104例面瘫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评估两组发患者的疗效。研究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在面瘫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面瘫病患者104例入组,选入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4月,符合临床面神经炎诊断标准,现已排除颅脑损伤、外伤、腮腺与耳源性病变引起的面瘫。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43~87岁,平均值(68.45±3.67)岁,病程5d~2年,平均病程(1.04±1.54)年;观察组52例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44~86岁,平均值(68.28±3.39)岁,程5d~3年,平均病程(1.64±1.29)年。病例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由医护人员负责将面瘫原因、治疗方法、相关注意要点等介绍给患者,嘱咐其做好眼部卫生,禁止过度用眼。加强口腔干预,以开水漱口,早晚刷牙,强化保暖防寒,以热毛巾对患侧颜面进行湿敷;合理调整饮食,以清淡、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材为主,禁止辛辣、刺激性饮食;补充维生素。加强闭眼、抬眉、示齿、耸鼻等功能训练;搓热双手,对脸部进行轻轻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保持心情放松和精神愉悦。
        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具体内容:(1)成立护理小组,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进行护理方案制定,护理小组成员对特色应用技术进行培训,主要包括对中医证型护理的实施,具体技术有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艾灸和红外线照射;(2)辨证用膳:风寒袭络证忌食凉性食物,宜食祛风散寒食物;风热袭络证患者忌食燥热辛辣食物,宜食清热疏风食物;风痰阻络证忌食厚腻肥甘食物,宜食泻浊通阳食物;气虚血瘀证患者忌食补血滋腻食物,宜食活血益气食物。(3)情志干预: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文化程度及家庭情况,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并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情志干预,可采用成功案例讲解、同伴护理、音乐治疗、心理暗示等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4)中医针刺法:突发面瘫者,暂时不需要针灸,待病情稳定,才可进行。以细且长的针型为主,浅度刺入皮肤,萱蕚合谷、外关、印堂、太阳等穴位,留针时间为30min,出针后以无菌棉签对针眼处进行按压,以免导致出血问题。使用隔姜灸的方法时,需要对地仓、迎香、颊车、四白等穴位进行选择,利用灸火的热力温以及相应厚度的姜片进行,待隔姜灸部位皮肤出现潮红状时就要停止操作,以免损伤皮肤,发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5)中医拔罐疗法:对下关、太阳等穴位进行选择,进行拔罐疗法,发挥散寒祛湿、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功效。拔罐前需要对面部皮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皮肤不存在疤痕、水肿、破损等各种情况。拔罐过程中对罐扣周围有无裂缝、温度、光滑度如何等进行确定,定时进行火罐的更换,并且要保持快、准、稳、轻的动作;(6)中医穴位按摩: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前,需要对指甲进行修剪,以免对患者皮肤造成刮伤。全面且综合性的对患者面部皮肤进行评估,如有瘢痕伴凝血功能障碍、破损等情况,禁止进行穴位按摩,合理调整按摩的力度,达到均匀、适度、适中的标准;(7)中医情志护理:以患者的个性、类型、禀赋等对其自身形态、体质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计,通过五行相克的方式开展情志干预,以便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改善。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颜面部恢复情况、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痊愈、有效、无效等评级,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4.0对两组的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检测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面瘫在实际临床中的发病速度较快,诸多患者是在睡醒后出现一侧面部麻木、呆滞,不能进行鼓腮、皱眉等,出现口眼歪斜、流泪、鼻唇沟加深等症状,艾灸与手指点穴治疗在临床中能够良好的进行穴位刺激,疏通局部经络,但相对治疗较为统一,不能有效的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治疗,而患者自身病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医辨证护理在临床中可依据患者的病症特点开展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针对患者的病理需求开展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导致局部面部神经痉挛、缺血水肿,神经受到压迫,多数患者为一侧性瘫痪,少数为双侧,临床表现为神经瘫痪可延伸致患者耳后乳突区、耳内下颚疼痛,局部面部肌肉瘫痪,严重者可伴有味觉丧失,唾液减少。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到对经络、神经的良性刺激、解除血管痉挛,调节神经协调功能,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改善面部瘫痪的治疗目的。
        周围性面瘫发病突然,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患者会出现压抑、焦急等不良情绪,导致体内病理生理的改变,促使病情的发展;针灸治疗疗程较长,部分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所以应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完成治疗过程,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面瘫患者因咀嚼不便,饮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补充充足营养,基础护理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面部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血管痉挛、促进萎缩肌肉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受损周围性面瘫功能的恢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瘫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在临床中应用效果确切,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楠楠.浅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面瘫患者的医学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9,28(24):68-69.
[2]薛海燕,陈晓,宋毅.中医护理技术治疗面瘫后遗症1例护理[J].上海护理,2019,19(12):62-64.
[3]谢有凤,赵鹏景.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2):80-82.
[4]王凤娟,黎萍,刘宝凤,顾磊.中医护理技术在面瘫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9(24):5-6.
[5]尹晓慧.面瘫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C].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甘肃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穴位埋线疗法经验交流会暨甘肃省针灸学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暨中国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申报筹备工作协调会、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穴位埋线疗法》评议会暨第十三届全国穴位埋线技术培训班针灸推拿传统与创新手法培训班论文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甘肃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2018:316-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