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8期   作者:唐绍英 裴蕾 何小娟
[导读] 探讨分析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唐绍英 裴蕾 何小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比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心率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临床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可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常规急诊护理;护理流程路径优化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各种因素刺激,最后导致冠脉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是急剧减少,导致患者的相关动脉区域心肌有严重、持久的缺血症状发生,继而导致心肌急性坏死[1]。窒息样胸痛以及伴发的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是该病的典型表现[2]。急性心肌梗死有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两种。但因病因、病理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临床治疗、护理液存在一定差异[3]。但想要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率,则需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基于此,本研究展开了相关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女性比是18:12;年龄大小差异为56-84岁(70.34±5.76)岁。对照组男性、女性比是17:13;年龄大小差异为57-84岁(70.50±5.85)岁。两组临床数据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流程路径优化,(1)院前急救:接到急救电话后,急救人员需立刻了解患者所处地点,安排相应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立刻出诊。在路上需维持通话,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意识表现,并指导现场人员为患者进行有效急救操作。到达现场后,需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给予吸氧,及时创建静脉通道,进行有效抢救。同时,安排患者进行转运,但需告知患者家属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提前做好准备。(2)入院时:在转运-入院过程中,需提前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及时反馈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方便急诊科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医护人员需立刻评估患者病情,若高度怀疑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则需让患者立刻平卧,给予血常规、吸氧以及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测,及时确诊患者疾病。(3)抢救时:在确诊患者疾病后,在30min内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在10min内通知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会诊,进行心电动态监护,及时进行备皮、碘过敏等试验,观察患者是否需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1)分诊评估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2)心率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临床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急救时间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一。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的心率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临床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二。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危重疾病,起病较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偏高。想要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生存率,不仅需积极治疗患者疾病,还需缩短确诊时间,及时给予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4]。因此,临床应在原有护理基础上,不断优化急诊护理相关流程,不断缩短急诊时间,促使患者及时进行抢救,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院前护理非常关键,有效的院前护理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可优化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在接到急诊电话后,积极指导现场人员或家属为患者准确施救,控制患者病情。在到达现场-转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快速进行分诊、评估病情、心电监测、急救治疗等操作,可促使患者在最佳时机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
由上可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流程路径优化,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黄燕梅,刘强强,陈月娥, 等.胸痛中心模式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临床路径的优化及效果评价[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3):232-234.
        [2]何洪杰.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4):253.
        [3]王惠,付婷婷,叶维雅, 等.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7):134-136.
        [4]曾辉,蒋秋燕.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9):100.
        [5]冯穗玲,王琼娜,林淑华, 等.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