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四川 阿坝 624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手术治疗因其难度大,费用高,不做首选,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牵引的适应症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但一定要选择好其适应症。
牵引前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嘱其排空二便,不宜过饱,以减少腹胀、腹痛等不良症状的出现。牵引时要保持牵引装置有效。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牵引带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松紧度要合适,注意肋骨部位要
松紧适度,以免影响患者正常呼吸;腰部要紧,以达到较好的患者行治疗前检查,明确诊断,对病变节段进行确认。了解并接受牵引治疗带来的风险并签字后, 方可给予牵引治疗。
首先根据患者具体的身高、体型、体重等选择合适的牵引固定装置, 并选择个性化的束缚带进行固定。 在此过程中,与常规牵引不同的是,可以不必过度重视固定的牢靠程度,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度。 其次,将患者体重,及腰椎距离,骨盆长度等基础数据输入计算机。 然后根据
患者具体的责任节段和病变的轻重,选择具体的牵引重量。 一般来讲,患者首次的牵引力不必太大,充分考虑到患者接受程度,可设置为 2~10 N/kg 之间。
根据患者的感受及耐受的程度、速度,可不断地对牵引重量进行调整、改变。 对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讲,以4周为一个治疗疗程,每周给予连续性牵引5d,休息调整 2 d ,每天牵引时间设置为 30 min 。
牵引过程中的力量是持续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的。 可以将患者置于模拟的失重空间,在创造椎间盘负压的同时,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牵引,保证牵引的力量能够全部集中在病变位置。其次,系统能够接受肌肉的反馈,从而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不断的自动调整牵引力量,实现可调性的持续牵引。
从而使患者的舒适度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无痛牵引”。由于以上优势,牵引方法特别适用于对于疼痛不耐受,以及不能长时间卧床的老人、儿童;复合多种疾病的患者。更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和低风险、低花费、高舒适度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对手术恐惧、心理状态差及经济情况困难的患者。牵引的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治疗。 这些治疗往往并不复杂和困难,但贵在正确掌握,并进行坚持。首先,应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是最简单也是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其中双膝屈曲平卧位是椎间盘负重压力最小的体位。在此基础上,应告知患者应减少坐立的时间,因为坐立位会明显的增加椎间盘内压力,加重病情。患者做第一次牵引时,牵引力不要调至过大牵引力初次控制在 30 ~35kg,根据患者的实际体重进行调节。牵引治疗持续时间30分 钟 ,每次牵引中应了解患者症状有无明显改善,在增加重量时避免过快,以免拉伤腰背部肌肉,牵引力的大小、牵引时间应 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视病情而定。体位,急性期患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平卧硬板床。进食及大小便时,不得坐起和站立。严禁坐位和下床活动,因为卧床可以减轻体重、肌力 和外来负荷对椎间盘的压力 ,注意对于褥疮、坠积性肺炎等的护理,并且还应该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 其次,要告知和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康复功能训练。例如在平日应注意站姿和卧姿的正确,减少腰背部的压力。又例如鼓励患者在卧床平卧位时练习重复 “骑自行车”动作和俯卧位时锻炼“飞燕”动作,以锻炼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和保护作用。 但无论进行哪种康复功能锻炼,都应首先让患者了解其腰背部已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因此,目标绝不应该是达到怎样的成绩,而应采取适当的力度和速度,以避免过犹不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于直接压迫神经或化学刺激等原因而导致腰背部出现疼痛。人们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往往只注意风险较大,治疗效果相对见效较快的手术治疗,而对非手术治疗的重视不够。 已有明确的相关实验表明,从长远来看,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且手术治疗存在麻醉风险,切口感染,出血多,创伤大等缺点,因此非手术治疗才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 其中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注意患者做第一次牵引时,牵引力不要调至过大,注意保暖、防寒、防潮,尤其注意腰背部及下肢的保暖。若有腰部不适感或不慎再次扭伤腰部时,应及时医治,切不可忽视或忍痛以至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