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犯错行为的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郑洋洋
[导读] 当今社会,教师对学生犯错行为处理方法上总是不能很好地协调,在采取常规处理方法时也没有一定的行使标准,该文综述概括了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常规方法:批评、惩罚: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和慎重采取惩罚方式,不要因方式错误而事倍功半。采取适当方式后要遵循一定原则,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小学生犯错行为的处理方法

浙江省平阳县萧江镇第五小学 郑洋洋

【摘要】当今社会,教师对学生犯错行为处理方法上总是不能很好地协调,在采取常规处理方法时也没有一定的行使标准,该文综述概括了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常规方法:批评、惩罚;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和慎重采取惩罚方式,不要因方式错误而事倍功半。采取适当方式后要遵循一定原则,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尊重学生;原则;批评;惩罚;
        小学生不可避免会犯错,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采取批评、惩罚策略去处理此类事件 ,那么教师在采用这些措施时应怎样做到有效处理学生犯错行为,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点名式批评、疏导式批评、启迪式批评等。那么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教师要合理选择批评方式。例如以下几种学生:
       (一)品学兼优不小心犯错的学生【1】:
        此类学生自尊心较强,点到即可,所以有时可采用启迪式批评。
        (二)平时表现一般偶尔犯错的学生【2】:
        一定要严肃指出错误,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此类学生可采用分析式批评
        (三)心地善良但常常犯错的学生【3】:
        不要当着集体的面去批评他,要私下去就他的错误进行批评,此类学生可采用隐蔽式批评。
        (四)“惯犯”【4】:
        对此类学生,要深入了解他,晓之以情,可采用刚柔并济式批评。
        二、慎重采取惩罚方式
        马卡连柯认为, 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使用惩罚的,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 凡是在使用惩罚能够有益处的地方, 教师就应当使用惩罚。在必须使用惩罚的情况下, 惩罚仅是一种权利, 而且是一种义务。他还曾坦率地表明: 我可以私下说对大家说:“我个人确信惩罚在学校里是会有好处的。但他同时也提出应尽可能少用惩罚,一般地说, 应当尽可能地少处分,只有当非处分不可的时候, 当处分显然是有目的的时候, 以及公众舆论赞成处分的时候, 才应当处” .马卡连柯认为只有当个人使集体利益受到破坏, 他的破坏行为是故意的, 并且集体中大多数人赞成对过失行为进行惩罚, 满足这三个条件时, 惩罚才能使用。这一惩罚过程是非常的严密、谨慎, 并且需要反复的对被惩罚者做思想工作.【5】从其观点,我们可以推定,在犯错行为危害性较大时我们才有必要采取惩罚。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对教师采取惩罚有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惩罚严重伤害了孩子,并且强烈反对。在如此之大的压力下,教师应慎重采取惩罚方式。惩罚方式大体上有这几类:直接伤害学生的身体为主,如罚站、罚跑步等;变相体罚:罚写字、罚劳动、罚作业等;体罚等。同样的教师也一定要根据学生类型采取惩罚方式,因为每个学生得心理特征承受能力不同。                                            三、把握批评、惩罚的原则
        采取批评、惩罚都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在采取这些这些方式时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批评、惩罚都是教师处理小学生犯错行为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体都是小学生,两者所要遵循的原则大致上是一致的。以下是采取批评、惩罚一般所要遵循的原则 。
        (一)层层剥笋犯错行为背后的动机【6】
        在我们日常教育中有很多学生的犯错行为背后有正面的动机。例如,考试作弊是为了避免家长老师的责骂,是为了赢得家长老师的喜爱,同学的尊重;不关心集体是为了避免受到他人的伤害,让自己有份安全感‘冲撞老师是为了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自尊等。所以遇到此类事件,教师应针对方法问题再进行讨论,使学生从行为中真正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二)掌握事实,明辨是非。【7】
        毛泽东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首先应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就妄加评判,只会让学生觉得是凭空捏造,毫无根据,无法接受。所以在批评学生之前,老师要通过观察、倾听、询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掌握确切的情况,弄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分清是非,然后思索相应的批评教育方法,绝不能偏听偏信,颠倒是非。
        (三)、尊重学生,平等沟通。【8】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奠基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都将在这一时期萌芽和发展,所以老师批评学生时应当理解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把他当发泄桶,而是要尊重他。马卡连柯说:“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批评的前提和宗旨都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而不是伤害。也就是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一定要以尊重为基础,平等地沟通既要站在老师的角度,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教育。【9】
        (四)、就事论事。【10】
        就事论事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事不对人,二是一事论一事。也就是说教师批评学生不针对人,比如这个学生平常就很爱犯错,你就不管三七二一,只要他犯错了,就认定他有很大的错,一味地去批评他,指责他,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11】
        老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学生犯错误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同时必须明确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批评学生时,老师尤其要以事实为依据,讲明道理,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一定要把道理一条条地摆出来,在“理”字面前,学生自然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只有从爱出发的教师,才能面对学生出格的表现上变现出宽容、忍耐和智慧,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真情去感动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已清。”
        (六)激励原则【12】:
        批评、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在“教育”中是最终为了“教育”的。所以教师要遵循激励原则,在对学生采取此类措施时让学生感受到教育之爱,让他们觉得教师是在关爱他们,想让他们不因犯错而对自己进行完全的否定 看到前进的希望,激励学生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七)一视同仁【13】:
        一视同仁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不应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对他们区别对待。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真正做到心里想着每一位学生,眼里看着每一个学生,给所有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地师生关系。
        (八)注意控制情绪【14】:
        申远志先生曾在一书中写道:“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最浅、最直观、最不用脑筋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做复杂、深远和智谋的考虑,结果常常会使人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为他人所用.”米开朗琪罗说过;“被约束的力才是美的。”【15】所以一个人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行动,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那么,教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行为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会让学生呢觉得你只是一味的在向他撒气,并不能让学生主动去接受你的教导。
        (九)注意学生得情绪变化【16】:
        学生总是不喜欢受到教师的批评特别是惩罚,尤其是那些在家中做惯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学生。学生犯错后收到教师处置,情绪上难免有些低落,而且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找到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果教师处理学生犯错时过于激烈,会引起学生得不满甚至是愤怒,往往达不到效果,而且还会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这样学生不但不改正,反而会变本加厉,故意和教师作对。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得情绪。
        综上,教师在采取对小学生犯错行为的处理方法时,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不能随意批评或惩罚学生,在现在的教育理念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批评或惩罚学生时,要循循善诱,与学生平等地沟通,引导他们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学会衡量自己。
参考文献:
1.【7】【8】【10】【11】胡代勇.小学生批评教育艺术谈.教育科研[J],2008年12期
2.【5】张兴琳.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及启示.长江大学学报[N],2012-12-15
3.[1]【2】【3】【4】黎迪.让批评成为学生的动力[J].中国培训,2012-07-15
4.【6】【12】【13】【14】【15】【16】沈旎.教育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C],200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