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事务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卢畅
[导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完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工程人才培养国际互认的重要环节。

上海同济大学  卢畅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完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工程人才培养国际互认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管理为视角,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分析目前的问题并对改进方向提出几点想法。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本科教学管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通过独立的、非政府的第三方权威机构经过规范科学的认证程序和标准进行的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华盛顿协议》是目前参与范围最广泛的认证协议,我国于2012年建立了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工程教育认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以持续改进促进质量不断提升。工程教育认证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化,全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工程教育认证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要求。本科教学事务管理是二级学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围绕培养方案制定、开课计划拟定、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业评价、学风教风建设等方面展开,主要职责有学生学籍管理、选课和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活动管理和教学改革研究管理等,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一、目前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管理理念与方式陈旧
       目前大多数高校仍采用校级教学管理为主,二级学院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定,缺乏自主权。虽然经过改革,二级学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在管理思想上不免仍过于依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决策,以被动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为主,疲于应对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指令,缺乏创新意识和因地制宜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缺乏多部门协调机制
        专业认证是以学生培养过程为主线的认证,所需的数据和材料分散在教务管理部门、学生工作系统、图书馆、实验中心等与学生培养相关的多个部门。在专业认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程资料在其他教学单位中难以调取,所需数据在其他部门甚至不知从何处获得。甚至在同一个学院中,也会出现由于任课教师和教学任务归属的专业不同而需要协调的情况。在各部门反复协调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各部门数据统计范围不同、格式各异,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不完全甚至互相矛盾,还需要花费时间筛选比对核实。
        3、数据和档案资料积累不足
        专业认证需要大量的支撑材料和数据,这些资料和数据的积累来源于平时的收集和记录。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和管理还远远不足。受以往教学和工作习惯影响以及对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要求理解不到位,教师在日常课程中不记录或者不保留学生成绩、考勤、评分标准等原始记录、忽视过程考核只给予课程的最终成绩;教学管理部门并未按照认证的有关要求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积累,对于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不善于总结提炼和对学院的教学管理缺乏制度建设。并且不同部门系统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数据又相互分散独立,缺乏一个整体的统一规划。数据的采集往往依赖于各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半手工方式收集,数据采集的要求和说明也经常模糊不清,难免会错报、漏报、虚报和重复上报。对于收集上来的数据,各部门往往只收集不分享不分析不总结,发掘不够充分,造成资源浪费。
       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改进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立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和执行方向,我们并不是为了认证而认证,而是重在改进、贵在持续,要以发展的眼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和常态化质量保障体系,并使这些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机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核心是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二级学院要在学校的政策指导下,建立“专业—系—学院”三级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等教学要素进行全面监控,落实督导听课制度、定期档案检查、开展评教评学。


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工程认证,加强学习加深理解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继续推进“导师制”和“班主任制”,让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质量监控中来,建立全面、及时的反馈机制。“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这要求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关注全体学生的需求,按照专业的特点、学生的情况、培养目标的要求来区别化和专业化管理。
        2、加强数据积累,完善档案管理
        学院各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都应该注重材料的汇集和整理,注重每项工作的过程记录。加强信息化建设,由学院牵头规范数据格式,建立“学院—专业—系”三级数据信息管理体系。同时对于材料的整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还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运用。如对学生的考查成绩数据进行达成度统计分析,并将达成度与其他数据比如课堂出勤率等结合进行二次分析,为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可以设立专门的项目和人员经费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数据平台,整合教务数据库与学生管理数据库,把学生成绩、就业信息、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反馈等方面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提供教学基本状态与学生发展的大数据,以此作为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教育产出和实效的检验标准,持续改进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除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也要注重教学档案的管理。教学档案是在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管理改革、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和文档,是衡量学院教学管理是否规范的重要依据,也对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建立良性透明的教学运行机制和推进各项教学改革有着积极作用。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教育材料——政策指导性材料、专业建设规划材料、教学运行考核材料和教学质量管理材料等;教师业务资料——教师发展材料、教学过程材料和教学改革材料等以及学生管理资料——实践活动材料、毕业审核材料和学籍管理材料等。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申请与受理、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的审阅、现场考查等环节。其中自评是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专业的办学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并撰写自评报告,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七项内容,每项内容又有若干考查要点,需要大量的档案材料作为支撑和现场考查佐证。在专业认证过程中,需要所认证专业课程相关的全套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案、教学日志、课程总结、试卷、试卷分析、作业、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等;学校和学院两级教学管理文件,包括规章制度、质量过程监控记录、信息反馈和用于持续改进的记录和文件资料等。在审核评估过程中,按各个专业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从招生、录取到学籍管理和就业环节,再到政策指导性材料、规章制度的材料都需要准备齐全。
这要求学院管理层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并记录在案或总结提炼成文,要求任课教师在学期课程结束后主动按时上交所有完整佐证材料,统一收集归档保存。同时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做好教学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编辑、汇总以便快速全面地调取相应的档案信息。
        三、加强合作,提升各部门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院系和行政机构的紧密合作完成。专业认证工作不是一个专业或者一个学院可以独立完成的,涉及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所以,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统筹协调的能力:包括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学院教学关系、协调学院与学校教务部门的关系等。
        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培养过程上来看,以及从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流程上来看都需要多部门协调完成。一方面,录取、专业分流、教学成绩、实践活动、毕业审核、就业信息、毕业反馈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过程涉及到学生工作、教务管理、专业系、实验中心、校企合作基地、校友会等多个部门。另一方面,撰写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以及进校现场考察也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参与,二级学院的许多数据和材料都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和其他教学单位。因此需要加强各部门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学院牵头统筹各部门协调合作,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上,持续改进、以成果为导向、加强过程培养,树立大局意识和全体观念。
参考文献:
[1] 林建.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3]余寿文.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6
[4]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运用指南[S/OL].(2015-03-10)[2018-0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