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课堂,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陈永进
[导读] 语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把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若没有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形成了,更谈不上有效教学了。

福建省安溪县光德中学   陈永进

摘要:语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把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若没有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形成了,更谈不上有效教学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更应该通过对课堂课文的学习,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如果我们在每一堂语文课中与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有效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
关键词:互动课堂   有效教学   注重朗读   创新提问   课堂共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把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若没有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形成了,更谈不上有效教学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更应该通过对课堂课文的学习,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如果我们在每一堂语文课中与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有效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
        (一)注重朗读,默化语感
        没有朗读,语文课堂注定是缺陷的。我喜欢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因此每堂语文课,我总是在变换中,让学生在朗读中享受语文的美。
        学生读的方式可以有默读,有朗读;组织的样式有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指导朗读,比如表情、轻重音等。我们可结合课文给予学生指导,逐步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如何与学生在课堂朗读中互动起来?我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读文本,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是独立的,其阅读是自由的、自主的、自在的,在阅读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去感悟作品的内容,体验阅读的情感,在体验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文情操。在很多课文中,我们都可以在朗读中感悟、提升、品味,形成语感,进而走入文本,直接与文本对话。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朗读功能,在读中去感受老舍笔下济南的山和水,三种不同情境下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还有水的绿、清、亮的特点。通过朗读不断去体会济南冬天的特色,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从而融入文本,提升情感,领会到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不断朗读,与文本对话,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而且可以培养语文语感,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情境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同身受;
        情境式朗读,就是在课文的情景中,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朗读,与文本融为一体,让学生们互动起来,在朗读中享受课文的乐趣。泰戈尔的《金色花》,是一篇美丽的散文诗,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妈妈和孩子的语言,揣摩人物的神态、语气,对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将起到直接的作用。
        (二)创新提问,对话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反思,做语文课堂的导航人。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灌溉,即使有启发,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已的发现。“学生的思想是老师给的”,“学生就象工厂加工后的形态单调刻板的相同产品”,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之殇。
        在教学《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这两首与母爱有关的散文诗时,如果我们都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会觉得厌倦,甚至迷惑.假如我们能根据这两首诗不同的风格来施教,一篇是外国的含蓄的散文,一篇是中国的直接的抒情诗,以问来导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在课堂中,通过表格来设计问题,把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以问题式的情景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两篇文章都有出现的人物称呼、他们的共同特点等,一步步来引领学生走进文章,发现异同。这样在问题的创新中,学生思维得到激活,在互动中碰出火花,从而兴致勃勃地融入课堂,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有多兴奋。其实,现在的学生接触外界的东西较广,各种新兴的媒体工具不断涌现,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已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有时会令我们成人惊叹。
        (三)情感投入,课堂共鸣
        上课时,一些学生可能会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回答,思维积极的往往只有几个。我们费心费力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推敲精彩语句,可学生不领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样的课堂气氛,缺少热情,教学效率低下。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发挥情感效果,激起课堂情感的浪花,一堂课就能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
      首先,自己要走进文本。教师要情动于中,要走入文本。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在教《春》这一篇课文时,我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特别是对每一幅春景图,通过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把学生带入到春天的各种美景中,或是在春草中玩闹,或是在春花中欣赏,或是感受那“像母亲的手”一样的春风,或是沐浴着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般的春雨……在读中,把学生的心紧紧拉住,带他们一起领略其中的风景。再者,以真教学。带着一颗爱学生的真心,倾心语文课堂,感受课文中的“金玉良言”、“良辰美景”、真情实感等,这份真会让学生在心灵澄澈中融入课堂,畅游语文美丽的海洋。这样,我们就能叩响学生心扉,走进学生内心,迸发课堂共鸣。
        总之,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过程,需要智慧的引领。走进语文殿堂,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中,实现有效、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