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途径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杨雪娟
[导读]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繁杂且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腾冲市益群中学   杨雪娟   679100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繁杂且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旨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幽默的语言、轻松缓和的学习气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数学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情境
        引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就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他们对知识的获得也是被动的,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果必定不尽入人意。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活跃课堂氖围
        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生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作为高中生的领路人,除了要传授基础知识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一定的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情境教学法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积极性的影响,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情境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高效地学习.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去寻找关于斜角以及倾斜率的例题,例如比萨斜塔的倾斜度,在课堂氛围。
        二、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导致众多高中生对数学兴趣不大。学生对数学的排斥情绪,很容易造成数学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效率低等间题。而采用情境教学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管任何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动力大都来源于兴趣。由兴趣驱动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都会更为明显,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比如在讲解“古典概型”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掷骰子掷硬币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古典概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舒缓身心,在增强知识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后,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及综合素养做出有力支撑。
        三、巧妙设置疑问
       高中生与初中生、小学生相比,虽然年龄增长了,心智成熟了,但同样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且对于数学未解之谜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就教学内容巧设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例如,教学“等差数列”一课时,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今天要学的知识是数列。但上课之后,笔者并没有直接讲数列,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实数”两个字。学生都感到非常奇怪,因为这属于初中阶段学过的知识,不知道和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此时,笔者让学生回忆一下初中学习了哪些实数。在学生对旧知识进行简单回顾后启发他们就这部分知识与所要学的数列进行联系,并鼓励学生想一想:学习数列时,能不能像学习实数一样,研究它们的运算和性质。实践证明,这样巧设疑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结合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呈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既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首先,在多媒体教学中渗入每个知识点,突出重难点,然后结合网络信息将之细化。对于数列问题,教师可采取在PPT上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样帮助其理解课堂内容;对于概率问题,可利用程序进行模拟,既能减少教师工作量,又能验证知识是否正确。其次,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改善,即改变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上课时注重让学生自学,教师在一旁做补充和指导,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例如,在教学“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一课时,教师可先结合课本内容,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图形信息,然后通过三维制图软件将立体图形绘制于计算上,再引导学生依据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直观理解和想象,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最后,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如平行投影等,教师可利用多媟体设备将平面视角进行转换,平移至立体图形的侧,让学生对其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利用网络信息丰富课堂内容,不仅能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还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五、联系学生学习情况
        上课时,教师可以以趣味性的问题导入课堂内容,如对于概率问题,可让学生统计周围抽烟的人数,并根据这一数据推断这座城市中的抽烟人数;对于点线面问题,可让学生归纳某建筑物的组成,其本质是由简单的基本图形构成的;等等。通过让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教师可以引领其进行分析和解决,以提高分析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从物理学中的简单问题入手,如在黑板上给学生展示匀加速运动的公式,然后询问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个公式。由于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会自信满满,之后教师可逐渐从导数的概念引入匀加速公式,如以时间为变量,速度是距离的导数,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因此,导数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认识,能显著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他们愿意深入探究,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导数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授课,不仅能帮学生査漏补缺,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论:数学教学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技巧,需要教师在教与学之间不断摸索、钻研,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创设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提升数学教学综
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光志.高中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应用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15):63-64.
[2]王金.民族地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15):67-68.
[3]杨美.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视觉思维理论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15):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