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地球运动”与高考考点的联系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甘秋红
[导读]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明确,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景,着重考察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甘秋红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明确,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景,着重考察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球运动”涵盖了地球的自转、公转、时区、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的视运动等基础知识,高考中的占比不大,但其基础知识的运用常贯穿于不同的题型,是地理学习的入门,是解题运用必备的基础知识。
        一、时区
        关于时区,学生重在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计算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巩固并加深对时区相关概念的理解,学会解题。
        1、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律
        在学习有关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律前,要了解时区、区时、地方时、中央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零时经线的概念,再去理解记忆以下规律:
        (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一个小时,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
        (2)日界线包括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和零时经线。
        ①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为昨天,以西为今天,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②零时经线以东为今天,零时经线以西为昨天,自西向东越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越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③零时经线向东至180度经线之间为新的一天,零时经线以西向东至180度经线之间为旧的一天;
        ④如果180°经线的地方时是X点,那么新的一天占全球的X/24;反过来,如果新的一天占全球的X/24,那么180°经线的地方时是X点。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全球为同一天。
        2、时间计算中的细节问题
        (1)已知经度求该地所在的时区数:用经度数除以15,余数部分如果小于7.5,则商数为时区数,如果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数加1。0°经线至东、西经7.5°的范围内为中时区(零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区的分界线,也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东经度的时区为东时区,西经度的时区为西时区。
        (2)同在东时区,则时区数大的时间更早;同在西时区,时区数大的时间更晚;不在相同的时区,则东边的时刻要更早,西边的时刻更晚。
        (3)注意“夏令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4)借助“数轴法”,强化“东加西减”的运用。


        二、昼夜的长短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以及各地纬度的高低有关。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的规律和地球上纬度的分布规律,助力昼夜长短的计算。
        (1)纬度分布规律
        ①从赤道(0°纬线)向两极(90°N、90°S)纬度度数越来越大;
        ②从北向南,纬度度数越来越小,则为北纬度(N),从北向南,纬度度数越来越大,则为南纬度(S)。
        (2)地球运动的规律
        ①自转的规律: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其自转周期因参照物不同,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和太阳日(24小时)之分;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
        ②公转的规律:
?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其公转周期因参照物不同,有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和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之分;
? 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每年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七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一月初至七月初,地球公转的速度由快变慢;七月初至次年一月初,地球公转的速度由慢变快;
?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形成23°26′分的夹角(黄赤交角),导致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只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二分二至日,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当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全球昼夜等长;
        ②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③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向赤道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仍然是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长,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变小;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的过程中,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移向赤道移动的过程中,南半球仍然是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减小。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利用昼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昼(夜)弧所跨的经度度数÷15°
        (2)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进行计算:
        ①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②昼长=2×(日落时间-12)
        ③昼长=2×(12-日出时间)
        (3)用对称纬度进行计算:
       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的时长,恰好相反。
       三、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太阳入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如下图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2)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3)不同的节气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外,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正午太阳高度角(H)的计算
        (1)公式:
        H正=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度数之差)
        (2)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度数之差的计算方法:
        当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的在同一个半球的时候,纬度数用大数减掉小数;当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的不在同一个半球的时候,将两地纬度数相加。
        四、太阳的视运动
        可以借助下图完成学习内容。
 


        关于太阳的视运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规律:
        1、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2、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3、二分二至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4、具体的太阳方位角,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日出至中午12点,这段时间太阳在东南方的天空;
        (2)中午12点至日落以前,太阳在西南方的天空;
        (3)日落时根据节气,日落的方向不同。(注:参看上面的1、2、3点。)
        五、地球运动与四季的关联性
        1、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时为北半球的冬季,远日点附近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季节则与北半球相反;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不同,半球的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物体的影子也不同;
        3、当太阳直射点在不同半球的时候,不同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气压高低、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季风的风向也不同;
        4、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不同,各半球极地考察的时间也会有差异,江河入海口的盐度也会发生变化。
        备考关注:
        1.高考地位
        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不是很高,主要集中在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影响等知识点上,结合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命题,难度中等。
        2.考查素养
       (1)强化综合思维: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时事热点事件,着眼于原理规律的应用,综合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影响。
       (2)体现地理实践力:通过诸如白天出行坐车选择座位、观察地物影子变化等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现象分析,突出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3.备考建议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会强化时间的计算、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判断季节,或依据季节分析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知识的应用。因此,透彻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灵活运用太阳的视运动规律是备考的关键。
        4、着重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运用所掌握的“地球运动”知识来解题,同时要认真阅读图文信息,对选择题中的每一个选项都要能够做出选和不选的解释;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抓细节,调用记忆库中的知识解题,融会贯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