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有“我”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曾翠青
[导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自我意识的考查,让考生充分表现自我,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充分展示出来。而

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  曾翠青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自我意识的考查,让考生充分表现自我,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充分展示出来。而现实写作中,大部分考生却没有意识到“我”的身份定位,作文苍白干涩,没有生命力。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命题的走向,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弊病,并努力探索可行办法帮助学生走出作文“无我”的困境。
关键词:全国卷、作文、自我意识、个性
        近年来全国卷许多作文题都强调 “自我意识”。如2018年全国1卷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联系社会,紧扣国家发展脉络,抒写“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的“我”的思考和认知。2019全国3卷高考作文是一幅富有情怀的漫画,“老师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温暖朴实的话语蕴含了多少老师对学生的不舍眷念与深厚期望。要写好这道作文,必须注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感悟.2020年全国3卷的高考作文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题目要求考生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更直接凸显对自我意识的考查。总之,现在的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有“我”。
        然而,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怎样的呢?大段照搬陈旧名人材料,语言空洞,套话官话满天飞。还有一些是各种生硬无比的华美辞藻东平西凑而成的排比段落,满是矫揉造作的痕迹,其实这样的表达抽去了考生的个人情感,写丢了个人感悟与思考,是套用现成的话语形式训练出来的,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作文。
        怎样才能写出有“自我意识”的文章来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些具体办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我意识”,从而让文章情感真挚,真正实现有“我”的表达。
        技法一:让身份意识贯穿始终,做到“意出我心”“文中有我”。
        学生审题时,既要确定自己的身份,还要考虑交际对象,确定读者是谁。文章的中心观点,是要站在“我”的身份角度提出来的,要符合“我”的真实想法。2019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以复兴中学的学生身份面向同学们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那么作文就应该体现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立场、情怀和价值观;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要求“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这就明确要求考生要假设自己是任务中已发生或未发生事件的当事人,要“切合身份”。如果选“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就要想象自己穿越过去,以亲历五四运动的视角来写,而不是以今天青少年的身份回顾过去。如果选“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就要想象自己穿越未来,以国庆节为契机表达对功勋的感激敬仰,真正做到“文中有我”“意出我心”。
        技法二:“我”要参与材料中的情境,从而激发真实的情感和体悟。
        现在的高考作文越来越呈现情境化、实用性特点,让考生在具体情境中发表意见抒发情感。碰到这类试题,学生就要进入真实的交际情境完成写作任务。


如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有一个任务是“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一名考生这样写到:
随着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从远方传来,我努力的踮起脚尖仰望国旗仪仗队的风采.看着那鲜红庄严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国歌那铿锵有力的节奏仿佛一柄鼓槌,一下一下地振奋我的心。天安门广场礼炮轰鸣,彩旗飞扬,孩儿激动得热泪盈眶!母亲,那28响礼炮的怒吼,千里之外的您,是否也听到了呢?……现在闭上双眼,开国大典的情景仍如走马灯般在我眼前一一闪过……
        作者把自己置于 “开国大典”这个特殊的历史场景,参与到具体情境中去,“礼炮轰鸣,彩旗飞扬”“我努力的踮起脚尖仰望国旗仪仗队的风采”,借助丰富想象描述画面,让自己穿越时空与过去碰触,将开国大典的观礼氛围形象化,从自我的视角表达了观礼的真切感受,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对祖国的热爱,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
        技法三:用多种手法架设“我”和论据中“他”、“他们”交流沟通的桥梁。
        大多数考生还是更倾向于在考场上写议论文,那就不可避免运用素材来证明论点。而许多考生处理素材时往往停留在简单陈述层面,更甚者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其实就是他人事例的简单堆砌,都是写“他”“他们”怎么样,而唯独没有自己“我”怎么样。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跨越时空法、身临其境法、人称变换法、书信交流法等,来拉近“我”和“他”“他们”交流的距离,从而突出文章的 “我”.例如2020高考全国三卷的作文优秀选段:
        以精神偶像为镜,立下鸿鹄之志。不论是著作等身的学者、身姿矫健的运动员,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普通人,你所钦佩的那个人身上,一定有你梦中未来的样子。在你对未来的路感到迷茫时,请用那个伟岸身影的闪光点,引领你认清未来的道路。许渊冲对我而言便是这样:他大胆革新、敢于突破的自信,年事虽高而笔耕不辍的坚毅,让我更肯定了未来学外语、促文化交流的方向。相信你也能藉此,多少认清一下梦中的未来。
        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分论点。第一面镜子为“精神偶像”,明确了“镜子”的内涵,又回答了材料中第二个问题“我想过怎样的生活”。作者以“许渊冲”为例,谈及他为人、为学的优秀品质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影响。行文过程中在叙述论据 “他”的同时始终记得“我”的存在,以“精神偶像”为镜,让“我”立下鸿鹄之志,确定人生未来方向,实现了“我”和“他”的交流。段落内容层层深入,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流畅。
        技法四:关注身边的人事,留意社会热点、关注现实。
        2019年全国卷1卷强调“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但是一些考生却忽略了,要么大量引用跟劳动相关的诗文,要么联想农民在田里挥汗如雨的情景,要么大力赞扬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并没有“我”的表达。而以上这则段落则站在“我”的视角,写的都是身边常见的人事,根据“我”的亲身经历、理解和思考,进行了适当的评说,让人感到真实亲切,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总之,高考作文应该有“我”。写好“我”,要放眼社会,更要关注人生,让“我”站在历史、社会、人文的高度来审视,这样的作文才会深刻大气。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书斋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青年一代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一定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关注我们的新时代,真正从现实中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