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童心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谷丽敏
[导读] 随着教育的改革,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组成部分。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四小学  谷丽敏  325615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组成部分。可培养农村低段学生的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我结合自己这两年的实践经历,说说关于农村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看法和做法:1、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2、传授学生看课外书的方法:3、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的机会;4、给予奖励让学生能坚持读课外书。通过老师的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让书香浸润每个农村学生的心灵,透出芬芳!
关键词:兴趣 方法 活动 奖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随着教育的改革,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组成部分。但仅靠课堂教学和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空余的时间和所在的空间,见缝插针式的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才能有成效。可在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孩子跟老人在一起能按时完成书面作业已经是难题了。再加上大部分家长对课外阅读不重视,认为是浪费钱的事。想培养农村低段学生的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下面,我结合自己这两年的实践经历,说说关于农村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看法和做法:
        一、有兴趣闻“书香”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会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地接受。实践也证明,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境界里学习,注意力最集中,反应最灵敏,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很少接触课外书的农村孩子提高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1、共读绘本
        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不大,就算是自己看绘本也只是走马观花,但与老师共读绘本还是有兴趣的。刚开学前一个月,我每天中午与孩子们共读两本绘本。刚开始只是让学生看和听,我讲,不提任何要求。在这种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中,每个学生都能静心倾听,对绘本感兴趣,没出半个月,有的孩子自己带绘本来学校与同学和我分享。
        2、听故事
        等孩子们学完拼音,具有一定的拼读能力后,我每天中午会给孩子们读《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书里面的小故事。我有时会读整个故事,有时会读一半,另一半用投影机投放出来或指名读或自由读,有时就读个开头或读个精彩片段,让学生回家读。于是班级里出现了很多我读过但没读完的课外书,他们有时也会捧起书慢慢拼读。
        3、创情景
        良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良好环境的创设在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充分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在我们班教室的前面,开辟了专门的图书角。书橱里摆着学生爱读的各种课外书籍、报刊。另外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营造阅读氛围;如贴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好书推荐”一栏,每星期更换一本书,由学生轮流推荐。
        二、有方法品“书香”
        读课外书不只是为了读而读,是为了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而为之的。但浏览时的阅读起不到过多作用,只有老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收获。叶圣陶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老师应该让学生将课内阅读方法的习得并应用于课外阅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随着时间的推移,低段的孩子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阅读课上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圈点勾画法。圈点勾画法就是一边读文章,一边运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或重点段落进行圈画,作出标记,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圈画勾画在尝试学习阶段,要求不能过高。一开始,教师先做示范,在书上圈画,如用“——”划出不理解的词;用“。”标出多音字,并写上拼音;不懂的句子在后面打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实践。


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提高了阅读能力,有利于把握内容的重点、难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想象扩充法。想象扩充法就是在教学一定的方法后,在阅读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通过与图结合,想象“空白”处,引导学生指导读懂图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情节;补空白、补结尾等。低年级的书籍字数寥寥无几,但是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往往蕴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极大含义。这时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着读,更要适时地指导,就能体会人物的情感。
        3、质疑问难法。质疑问难法是教师通过渲染和引领,讲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时,或是讲述故事的后半段,让学生阅读文字后,针对关键词句、矛盾之处或故事内容进行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增加阅读体验。如引导学生读寓言《拔苗助长》一文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归纳:(1)种禾苗的人为什么要把禾苗拔起来?(2)拔得那么累为什么很开心?(3)禾苗真的长高了吗?(4)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4、交流心得法。交流可以使模糊的问题清晰,可以出发出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对于低段的学生要求不用太高,只要学生肯说,不管说得对不多,不管说得多不多,都给予肯定。
        三、有活动鉴“书香”
        低段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随着课外阅读的铺开,我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上读书,可光有一股热情,兴趣难以长期维持,再加上语感差,朗读水平低,理解能力不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任由学生凭兴趣读课外书,会造成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畏惧。所以在传授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要多给学生成果展示的机会,给喜欢阅读的孩子注射一针镇定剂,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路上越走越远。比如:
        1、好书推荐活动。刚开始老师示范推荐,传授学生推荐好书从介绍书名、作者、书的内容或精彩片段等方面入手。之后,每一个月组织一次,每次安排六个学生参加。不要求他们说的有多好,只要肯上台介绍就行。但推荐后我会及时点评,当然更多的是鼓励。
        2、讲故事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每次讲故事必须与大家共读的书是同一题材.比如这学期大家共读的是童话书,那就举办一次讲童话故事比赛,下学期大家共读的是成语故事书,那就举办一次讲成语故事比赛.一定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的故事分享给同学。
        3、结合学校“书香校园”活动,举行“图书漂流”大阅读、“读书知识问答”、“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尽量让每个孩子做到班里全参与,学校能者上。
        四、有奖励固“书香”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当学生的付出得到肯定,特别是低段学生,他们会在下一阶段付出更大的努力,给你更大的惊喜。根据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一定要做到及时奖励,刚才认真看书了,看完后立刻奖个大拇指;讲故事获奖了,比赛结束就发奖状;推荐好书得到同学认可,可以奖励多个大拇指。
        但一次两次的评比不能让学生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于是阶段性奖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借助钉钉软件,完成每日阅读打卡,一天为一个周期,打卡率百分百的,给予表扬信。根据平时奖励的大拇指和表扬信数量,每一个月评选十名“读书之星”,将这十个学生的照片贴在班刊上。学期结束,根据“读书之星”获得的次数评出十名“超级阅读王”,只有获得“超级阅读王”称号的孩子才有资格评为“三好学生”或“积极分子”。
        郭沫若曾经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课外阅读需要从娃娃抓起,从低段开始科学、有序地引导。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并指导农村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改观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冯霄.浅谈小学课外阅读的引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