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成效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9期   作者:钟慧婷1 黄琳2 林桂鸿3
[导读] 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及确诊大多数在医院发现,怎样及时治疗和管理发现的患者,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往往需要有效的转介管理模式向相应部门转介并处理。
医疗机构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成效研究
        钟慧婷1 黄琳2 林桂鸿3
        1.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部 广东 惠州516003;2.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惠州516003
        【摘要】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及确诊大多数在医院发现,怎样及时治疗和管理发现的患者,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往往需要有效的转介管理模式向相应部门转介并处理。因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再加上转介手续复杂,无法及时对接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转介工作的流转难度。因此,本文通过我院的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探讨医疗机构艾滋病转介信息化管理和运行,以期为医疗机构艾滋病院内/外转介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一站式服务模式、艾滋病、医疗机构
Explor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one stop service mode for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Zhong Huiting 1 Huang Lin 2 LIN Gui Hong 3
(1.3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Management,Huizhou First Hospital 2. Hui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uizhou 516003, Guangdong)
        [Abstract] Most HIV antibody positive and confirmed cases are found in hospitals. How to treat and manage the patients found in time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IDS epidemic situation,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introduce and deal with effective referral management mode to the corresponding departments. Because of the busy daily work of clinicians, coupled with the complicated referral procedures, it is difficult to connect the inform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which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transfer of referral work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AIDS referral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stop service"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our hospital, so a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ternal / external referral of AID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 one stop service mode, AIDS, medical institutions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系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在艾滋病传播中,早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关键环节[1]。大多数AIDS患者都是在医疗机构发现HIV抗体阳性。临床上发现AIDS患者后,需要院内转介至本院的治疗科室或其他定点医疗机构以及疾控机构进行治疗和管理。但是当前医务人员为患者主动提供转介服务的比例不高[2]。因为医疗机构的工作主要是临床治疗,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缺乏对艾滋病患者转介的正确认识和了解,转介成功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艾滋病防控的难度[3]。因此,本文通过我院的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探讨医疗机构艾滋病转介信息化管理和运行模式,现报道如下。
1.艾滋病一站式服务模式探索
1.1无缝隙转介服务
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简称院感部)负责艾滋病患者的转介工作,即检验科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现HIV初筛阳性的患者,会立刻上报给院感部,报告单如表1。然后院感部相关负责人员马上与医生取得联系,给他发送两个表格,分别是相关信息收集表和惠州市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转介卡。转介卡上有全市定点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科室、联系电话和联系人等相关信息。医生在隐私保密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流调,包括基本信息、接触史和临床表现等信息,此外还提供转介服务,了解和确定患者想到哪一个定点医疗机构。需要注意的是,转介卡一式两份,一份医疗机构留底,一份给患者,患者凭转介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医生将表格信息填好后,由院感部相关负责人员将所有有关信息包括要转介到哪个定点医疗机构等录入惠州市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系统。此外,还应该加强后续追踪,即患者是否到位和定点医疗机构是否接收患者,若接收,则为成功;若没有,则应该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并且询问原因,为患者接受系统、规范化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表1  HIV初筛阳性患者报告单


1.2开展PITC工作
PITC (Provider 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即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它是指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在医疗服务中,主动为就诊者或患者提供HIV检测和针对性的咨询,并把这项服务作为医疗服务和关怀服务的组成部分。三甲综合医院的病人相对较多,病材也较广,而且多数人就医习惯也倾向于到大医院。一些有高危行为的高危人群也倾向于到综合医院寻求咨询和检测服务。因此,PITC具有覆盖面广、依从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4]。相较于被动检测,PITC能提高无主动检测意识人群的HIV的检出率,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5]。因此,可以积极开展P1TC工作,将发现HIV的端口前移,更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控。
1.2.1.医疗机构实施PITC的注意事项
1.2.2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并落实
制定PITC的相关工作流程,对各类手术病人(包括门诊手术病人)、受血(制品)和有侵袭性操作的病人HIV的检测率力求达到100%,性病门诊患者检测率力求85%以上,其他门诊以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结核病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为重点,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首诊医师应该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PITC工作,认真执行保密制度,并且重视结果告知和转介以及后续服务的落实。
1.3加强能力建设
医院应该定期组织院内培训,除了基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外,还要普及PITC的相关知识、与就诊者沟通和宣传动员等技巧,使医护人员推广艾滋病咨询监测和宣传干预的主动性和技能提高,从而使HIV筛查的覆盖面扩大。另外,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应重视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院内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业务骨干积极参加艾滋病工作相关技术和收集数据要求的培训,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科学性以及工作的规范性。
1.4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由院感部监督和管理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的信息化转介,并且门诊、各病区设置一名转介管理员(由科室的感控医生兼任)。转介管理员主要负责传达相关信息和监督科室HIV转介服务的管理工作等。
1.5 持续性改进
由院感部的专职人员负责全院的转介管理和监督工作,即根据惠州市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系统导出的数据作为基本依据,对各科室和全院的转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析转介失败的原因,通过书面、OA信息系统等形式向各个科室反馈,科室要针对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持续性改进工作。
2.评价效果
医疗机构在实施艾滋病院内转介信息化管理模式时,往往需要相关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其中转介成功率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即转介成功人数/需要转介人数=转介成功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转介人数中,要将死亡、自动出院以及在外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人数剔除 [6]。而评价非定点医疗机构在实施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的效果时,也是以转介成功率为核心指标。实施这一管理模式后,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共初筛59例HIV抗体阳性患者,剔除2例已经确诊并治疗中,1例病人病情较重家属放弃治疗外,转介成功50例,有6例未转介成功,成功转介率为89.29%,略高于农丽萍等[7]报告的87. 5%。这说明我院实施“一站式”服务转介信息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与我们大力实施PITC有关。通常情况下,医疗机构就诊者在因其他原因就诊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获得HIV检测咨询服务,不需要到专门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可以使检测人次数增加。通过实施PITC能够通过医疗机构发现更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并且在患者确诊的情况下,及时转介至院外疾控中心,可以使患者及时得到相应的治疗,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讨论
艾滋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其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医疗机构在发现病例后,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和部分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已发现的病例失访或丢失,不仅对传染源的管理和控制造成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再传播的风险。因此,做好转介工作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艾滋病的转介包括两种,分别是院外转介和院内转介。院外转介常见的为非定点医院转至定点医院,并追踪转介服务情况。我院的“一站式服务”正是采取这一模式。研究显示,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筛查阳性者转介成功比例明显低于定点治疗医院及定点监测机构,这可能是由于非定点医疗机构的首诊筛查阳性告知咨询员流动性大,其接触的筛查阳性者数量较少,相对欠缺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和经验,以致转介成功比例较低[8]。因此,我院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还要放在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主动提供高质量的转介服务的工作技能的宣传和培训上,尤其针对一些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信任从而保证转介到位。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提供转介服务的过程中,一些表格单还是采取原始的手写方式,给临床的工作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应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使医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登记、转介卡书写中解脱出来,这样能提高医务人员转介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提高转介成功率。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结合院内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改进,从而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玲,何莉,刘德忠,等. 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工作模式探讨[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01:70-72.
[2]邱涛,丁萍,刘晓燕,等. 江苏省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425-429+432.
[3]李学平,孙小华,朱圭娜.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6,04:46-47.
[4] 吴洁, 黄莉芳, 刘萍,等. 张家港市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效果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3, 024(006):53-54.
[5]杨蓉蓉, 桂希恩, 熊勇,等. 综合医院施行的三种HIV检测模式特点比较[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9, 46(1):29-33.
[6]董文逸,韦玉素,谢志满,等.艾滋病院内转介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2020,20(4):572-574.
[7]农丽萍,何波,黎火佳,等.南宁市医疗卫生机构AIDS转介服务的开展现状及转介到位的影响因素[J].广西医学,2019,41(11):1419-1423.
[8]黄珊子, 谢颖倩, 周毅,等. 互联网平台支持下的艾滋病诊疗"一站式服务"HIV筛查阳性者的转介状况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2):178-181.

基金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Y131
基金名称:惠州市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工作效果评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