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东 张嘉 刘小龙 谭海清 王云 文建平 陈永红 颜文华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状患者通过采用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治疗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研究组,对比组(n=21)采用常规手术法,观察组(n=21)采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椎间隙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椎间隙高度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术能够有效提高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椎间隙高度。
关键词: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术;多节段腰椎管狭窄;临床效果
椎管狭窄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该疾病患病原因与椎管各径线缩短、椎管神经以及脊髓受到压迫等导致,造成患者大小便失禁、肢体行动不便以及疼痛等现象,根据狭窄部位不同可以具体分为腰椎管、胸椎管狭窄等,其中在腰椎管狭窄中常见多节段腰椎管狭窄。为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法[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患有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状患者通过采用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对比研究法相关原则对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治疗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组(n=21)采用常规手术法,观察组(n=21)采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治疗。对比组年龄均值为(62.36±2.84)岁,男14例,女7例;观察组年龄均值为(63.15±3.02)岁,男15例,女6例,具有对比性(P>0.05)。纳入标准:(1)上述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年龄均>60岁;(2)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3)本研究经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2)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比组采用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在手术过程中使患者保持患者俯卧位,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以后正中位置入路,采取逐层切开的方式将皮肤切开,并以两侧骶棘肌为起始点小关节部位为终点进行剥离,椎弓根置钉,然后切除患者两侧的椎板等部分,保留部分小关节部分,彻底切除椎间盘、软骨终板,先植骨,再将椎间融合器以45°角 的方向缓慢置入并进行固定,最后放置引流管。观察组采用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术,手术保持俯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部位消毒,借助C型臂X线机进行观察,于上位棘突部位为中心,行4cm纵行切口,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等依次切开,剥离两侧肌肉至关节突关节处,予以椎弓根置钉,对狭窄程度较重的一侧用显微技术切除病变节段椎板、关节突、必要时棘突和少量对侧椎板,并将神经管扩大,切除椎间盘,然后将切除的椎板制作成一定比例骨粒植骨(不够用时用人工骨),再置入融合器,放置引流管缝合各层及皮肤。这样起到选择性局部减压融合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椎间隙高度。(1)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术后下床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2)术后椎间隙高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L5S1与L3~4、L4~5之间的椎间隙高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均值±标准)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为(1.85±0.84)d、对比组术后下床时间为(3.20±0.77)d,t=10.532,p=0.001;观察组手术时长为(82.36±12.63)min、对比组手术时长为(126.36±11.73)分,t=10.563,p=0.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36.62±23.85)ml、对比组术中出血量为(221.63±15.96)ml,t=10.567,p=0.001;观察组切口长度为(5.63±2.10)cm、对比组切口长度为(11.36±2.74)cm,t=10.782,p=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组术后3个月内L5S1与L3~4间椎间隙高度(2.36±1.36)mm,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L5S1与L3~4间椎间隙高度(3.86±0.58)mm,t=10.253,p=0.001;对比组术后3个月内L5S1与L4~5间椎间隙高度(2.51±0.84)mm,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L5S1与L4~5间椎间隙高度(3.71±0.49)mm,t=10.439,p=0.001。
3、讨论
腰椎管狭窄其致病原因与患者年纪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加骨质增生、关节突内聚生长容易引发腰椎管狭窄症状,同时受到先天发育畸形等影响,同样会造成腰椎骨结构变形等现象,该疾病会造成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导致行走、站立甚至大小便等功能异常,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2]。
对多节段性腰椎管狭窄治疗过程中常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术中切除患者腰椎后柱等关键组织结构以及术后硬脊膜及神经根粘连。通过采用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能够有效保留患者软组织、腰椎后柱等关键结构完整性,降低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神经)等的损伤,不影响对患者腰椎起到重建作用,椎间隙高度也能得到有效调整[3]。
综上所述,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改善椎间隙高度。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慢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退变性侧弯截骨矫形)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军,袁燕,申文.椎间孔镜技术两种手术入路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06):59-63.
[2]陆廷盛.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7):65-66+78.
[3]刘秋杰.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效果分析[J].淮海医药,2019,37(05):514-516.
郴州市科技局科研课题(显微技术在腰椎退变性疾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