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目的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妇科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应用。方法 85例妇科术后留置尿管>7d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膀胱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尿管重置率以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尿管留置时间(7.52±2.41)d、残余尿量(39.26±12.26)ml低于对照组的(9.59±2.18)d、(46.16±16.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管重置率21.43%、尿潴留发生率19.05%低于对照组的48.84%、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仪用于妇科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治疗中,可降低残余尿量、尿管重置率及尿潴留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性化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属于妇科常见病,因盆底结构受损、缺陷、发生功能障碍等所致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病症,尤其好发于产后女性,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干扰。FPFD作为产后女性常见病,可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身心健康,还可引起炎症等并发症,近年来已经成为妇产科医师的研究热点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妇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0.24±9.5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7±0.84)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22例、尿道中段悬吊术12例,腹腔镜子宫悬吊术9例。观察组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8.89±8.45)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75±0.85)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20例、尿道中段悬吊术14例,腹腔镜子宫悬吊术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取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使用型号为SRL800的盆底康复治疗仪(北京海龙马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前为产妇详细讲解盆底康复治疗仪原理、使用方法、效果、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等,取得产妇配合。指导产妇保持仰卧位,事先排空膀胱,清洁局部皮肤,做好消毒处理,并根据个人情况设计工作程序,在皮肤电极(用于体穴能量传输)部位涂抹适量耦合剂,并将两个腹部专用贴片、两个乳房专用贴片贴在产妇骶尾部和乳房,进行子宫复旧保健、催乳干预。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逐步提高刺激强度,在变换刺激强度前,事先与产妇交流,明确其耐受程度,避免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会产生麻木、刺激等感觉,提前告知产妇该情况为正常现象,帮助做好心理准备工作,避免产妇产生不必要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治疗期指导产妇降低呼吸幅度,维持安静,从产妇分娩后第1天开始,每次20min,2次/d,1个疗程为3d。研究组采取盆底康复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方法,在上述操作基础上行盆底康复训练,其实施如下。先为产妇介绍盆底康复训练作用、目的、功能、意义等,告知产妇相关注意事项,增加其认同感,在训练中自觉规避错误动作,获得良好盆底康复训练效果。盆底康复训练方法:指导产妇保持平卧位,分开下肢,并保持屈曲位,收缩尿道、肛门,收缩时间8~10s,并上提盆底肌,再放松,每组30次,完成1组动作后休息0.5h,5组/d。两组均坚持治疗2周。
2结果
2.1两组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对比
观察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对比
2.2尿管重置率以及尿潴留发生率
观察组的尿管重置率、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尿管重置率及尿潴留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在分娩时,由于产道收缩用力可能会导致盆腔内筋膜、肛提肌、会阴神经等组织及结构发生损伤;且随着妇女的年龄增长,产次增多,盆底的结缔组织损伤会随之加重,甚至发展成盆底功能障碍威胁患者健康。既往多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虽在改善患者生理解剖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对盆底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不显著。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存在盆底肌减退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主要通过应用PHENIXUSB4神经肌肉刺激仪进行治疗,该仪器具有两百多种治疗方案作为备选,还可由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设置针对性的方案,且具有画面显示及解剖图可帮助患者直观的了解其盆底功能,此外其特有的游戏式动画程序画面及音乐还可缓解患者在治疗时的枯燥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Ⅰ类肌纤维电位平均值、Ⅱ类肌纤维电位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康复治疗仪可有效改善患者肌电活动及疲劳度,王艳华等研究也表明,盆底康复治疗仪有助于患者盆底组织肌力的恢复,与本文结论相似。
电刺激是较早应用于治疗临床肌肉萎缩及损伤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探头电极传递不同强度的电流,进而激活惰性肌群,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和弹性。本研究中应用的康复治疗仪可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并结合其特有的A3反射及场景反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损伤。此外,结合生物反馈的视觉及听觉信号,还可帮助患者学习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及舒张,康复治疗仪中的A3反射及场景反射,还能使患者在不同场景下学会协调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的收缩,并进一步形成条件反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1h漏尿量、ICIQ-SF及I-QOL评分方面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有利于缓解患者尿失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华彬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电刺激肌肉及神经传递可抑制膀胱收缩,提高其容量及顺应性,加强患者储尿能力,还可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的收缩,改善其控尿能力;生物反馈能通过模拟声音及视觉信号进行反馈,利用生物电流导致逼尿肌收缩,使患者依据其发出的反馈信号自主配合进行肛门收缩动作,本研究中应用的康复治疗仪可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应用,以达到改善盆底肌肉,有效控制膀胱,降低尿失禁症状的效果。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阴道壁松弛及POP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对存在盆底肌减退患者应用康复治疗仪无明显副作用具有一定安全性,但两组在排尿困难及性交痛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雌激素可以改善PFD患者的临床症状、盆底肌力及盆底电生理特性,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较短,观察指标较少,今后应加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时间及指标,进一步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雌激素治疗PFD患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斌,马骏,刘大庆,等.葛根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8,42(2):197-200.
[2]张紫琪,廖碧珍,李明慧,等.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9,31(4):19-22.
[3]苏小容,黄秋玲,梁桂玲.雌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22(13):2572-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