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9期   作者:刘怀军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高尿酸血症在临床发病率逐年走高,相关中药治疗的研究成为热点。
        刘怀军
        河北省隆化县医院 河北承德 06815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高尿酸血症在临床发病率逐年走高,相关中药治疗的研究成为热点。根据尿酸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将中药或方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途径分为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或是两者兼有。抑制尿酸生成主要是于从不同途径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促进尿酸排泄主要利用下调负责尿酸重吸收的尿酸转运子URAT1、GLU-9的表达或者上调促进尿酸排泄的转运子如OAT1、OAT3、ABCG2的表达。本文通过阐述中药单体或方剂降低尿酸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拓展临床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思路。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中药;黄嘌呤氧化酶;尿酸转运子;综述
引言
高尿酸血症是在指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一天检测的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尿酸是嘌呤化合物代谢产物,高尿酸血症多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生活方式、性别、年龄、遗传、药物治疗、饮食习惯等,绝经后女性、中老年男性是其高发人群,但近年有年轻化趋势。高尿酸血症发病早期,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仅有血尿酸持续性增高、搏动性升高等表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开始至出现明显症状的时间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且实际生活中人们对高尿酸血症往往无深刻认识,对相关饮食知识的知晓率低下,疾病早期常未得到重视,故发展为痛风的风险增加。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等密切相关,及时有效地给予患者降尿酸治疗是减少机体内尿酸盐沉积、降低痛风发生风险、减轻肾脏损伤、减少其他合并症发生的关键。西药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近几年随着临床对中医药应用的逐渐重视,也出现了各类有效的降尿酸中药治疗方法。
1病因病机
伴随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对于高尿酸血症的研究与认识也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现代中医根据症状将其归为“历节病”“痛风”“痹证”的范畴,多数医家认为高尿酸血症为本虚标实之证,关于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大致可以归纳为5大类:禀赋不足、湿热蕴结、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肝经不利。认为高尿酸血症主要责之于脾肾亏虚,功能失调,气虚阳弱,此为本虚;气虚阳弱无以运化水湿,终致痰湿瘀浊,此为标实;痰瘀等邪留于关节,遂发为痛风,本虚兼标实为患故见本病。提倡先天禀赋不足为发病基础,加之饮食不节、劳逸失衡、寒热失调等致机体气化失司,湿邪无以运化,停于络脉,与血搏结遂致痰瘀浊邪阻络而发为本病;留于肝经,注于筋脉、关节,则见痛风。提倡脾肾亏虚,元气不足,阴火中生,脾肾运化无力,遂致痰湿,与血脉相博,形成瘀浊,形成本病。提出内毒致病,络脉痹阻的病机特点始终贯穿高尿酸血症,疾病初期多因饮食失节,脾胃失调,内蕴湿浊,久而化热,致湿浊热毒瘀于脉络发为本病;湿浊久留,阻于经络,见骨节疼痛等表现;缓解期邪气失去,以脾肾亏虚兼夹瘀浊为主要病机。本病不仅与脾肾亏虚、痰湿瘀浊相关,亦与肝关系密切,肝枢机不利,肝木横乘脾土,脾失健运,聚而成湿,湿热中生,而致本病。综合各家观点,高尿酸血症为本虚标实之症。以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风寒湿等外邪为患发为本病,而痰湿瘀热为发病主要病理因素。
2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2.1抑制尿酸转运蛋白表达的中药
人体每天有超过90%的尿酸盐从肾脏代谢,10%从粪便经肠道排出,因此肾脏内介导尿酸重吸收和分泌的尿酸转运蛋白成为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

这类蛋白根据作用分为两类,一是促进尿酸盐重吸收,包括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中的OAT4及葡萄糖转运体9(GLUT9);一是促进尿酸排泄转运体,包括OAT1、OAT3、腺苷三磷酸结合转运蛋白G2(ABCG2)。XHWu等提取中药菝葜根茎中的皂苷PallidiosideD,观察给药前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尿酸水平、血肌酐、血尿酸氮、XOD活性、URAT1、GLUT9和OTA1蛋白表达水平,证实菝葜的单体成分PallidiosideD可以通过抑制URAT1、GLUT9进而促进尿酸排泄。YongpingGuo等则发现四物汤联合二妙散既可以通过增加尿酸转运子OAT1和OAT3表达来促进尿酸排泄,又能减少肾脏微量白蛋白量改善肾脏病理改变。YiZhang等利用山药的提取成分———薯蓣皂苷干预高尿酸血症大鼠,证实薯蓣皂苷具有下调mGLUT9同时上调ABCG2表达的作用。不仅如此,薯蓣皂苷的代谢产物剑麻皂素(Tigogenin)通过URAT1途径显著抑制尿酸再吸收,为山药的降尿酸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萆薢水提物主要成分也是薯蓣皂苷,实验研究显示薯蓣皂苷通过下调mURAT1同时上调mOAT1,导致尿酸排泄增加,与前者研究略有不同。对于萆薢除痹汤(萆薢20g,车前子15g,泽泻15g,土茯苓15g,山慈菇15g,百合15g)的降尿酸机制研究也是类似结论。
2.2中药复方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比起单味中药临床上用的最多的是中药复方治疗HUV,其中有传统的中药汤剂,中药丸剂,中药颗粒剂等等。二秦降酸饮由秦皮、秦艽、土茯苓、虎杖、薏苡仁、山药、郁金、猪苓、大黄九味中药组成。方中秦皮、秦艽、土茯苓为君药。大黄、猪苓、虎杖为臣药,辅助药为秦皮、秦艽、土茯苓。薏苡仁、山药、郁金为佐药。利用给鹌鹑灌腺嘌呤的方法造模,给予鹌鹑二秦降酸饮后结果显示能够抑制鹌鹑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并且降低HUV鹌鹑模型的血尿酸水平。还有些方剂在四妙丸加味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良,以黄柏、苍术、马齿苋、怀牛膝、萆薢、忍冬藤、薏苡仁、土茯苓、甘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通过建立高尿酸血症老鼠模型证实了此中药方剂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同时具有抗炎镇痛的效果。中药方剂除了有传统的汤剂外还有中药方剂的颗粒剂,比如由土茯苓、萆薛、牛膝等为组方的复方土茯苓颗粒。通过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验证了复方土茯苓颗粒能够抑制动物肝脏细胞中黄嘌呤脱氢酶的信使RNA基因的表达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了尿酸产生。还有以银杏叶、卷柏、虎杖、大黄、丹参、赤芍组成的方剂,通过建立急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高尿酸血症实验动物的关节肿胀度、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肾脏和关节的病理状态为研究指标,观察到此处方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动物的关节肿胀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同时还可以对肾脏起到保护的作用。由苍术、毛冬青、牛膝等组成的痛风止痛散,等使用此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进行研究发现,痛风止痛散能明显降低小鼠血尿酸和尿酸水平。
结语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进展,降尿酸药物靶点越来越明确,无论是西药治疗还是中药治疗,均有一定的成效,多数药物降尿酸效果理想,且新型药物的研发也一直未停止。除国内已经研发并使用或尚在研究阶段的降尿酸药物外,部分在其他国家有应用研究的药物因缺少直接用于国内患者治疗的试验研究数据,尚无法引进使用;针对这些药物还应进一步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明确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可能成为研究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保林,丁岗.高尿酸血症中医论治已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20-21.
[2]钱玉中,苏于纳,李娜,等.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2):21-22.
[3]张秋平,庞新颖,陈丽辉,等.从中医阴火角度论治高尿酸血症[J].河南中医,2018,38(7):1047-1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