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医内科用药现状与安全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9期   作者:吴敬民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医院中医内科用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安全管理对策。
        吴敬民
        河北省隆化县医院 河北承德 06815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医院中医内科用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对医院2018年1~11月中医内科500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于2019年1~11月对500例患者采取安全管理对策,评价管理前后中医用药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中医药使用满意率。结果:管理后患者用药期间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住院时间短于管理前,医疗费用少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中医药使用满意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医院中医内科用药期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中医内科用药安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不合理用药,缩短病程,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中医内科;用药现状;安全管理;不合理用药;满意率;服务质量
引言
消化内科是病例较多的重要科室之一,临床医师需要使用的药物种类、药物剂量均多。因此,中医消化内科极易出现多种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上需深入分析其临床用药情况,不断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中医消化内科的用药安全性。目前,随着我国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医生行医时需围绕患者的需求开展医疗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经济性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医院2018年1~11月中医内科500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于2019年1~11月对500例患者采取安全管理对策。管理前:男283例、女217例,年龄:18~78岁,疾病类型:外感疾病119例、心脏疾病72例、肺部疾病93例、消化道疾病137例、肝肾疾病79例。管理后:男289例、女211例,年龄:20~77岁,疾病类型:外感疾病108例、心脏疾病77例、肺部疾病98例、消化道疾病133例、肝肾疾病8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差异性较小(P>0.05)。
1.2方法
由主治医生根据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从药剂科取对症的中成药、中药饮片和西药,予以中西药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组同时加强药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强化培训:对科室医护人员加强培训,以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安全性为培训重点,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后常见症状和反应对症处理方案的掌握程度;同时定期组织教育讲座和培训,提高临床药师和医师对消化内科常用药物药理知识的知晓率,避免临床医生开具不合理处方。在科室内实施处方点评制度,由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点评、核对,针对不合理处方及时与相关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交流,确保临床合理用药。(2)确定合理用药标准:以WHO的合理用药标准及患者的病情为依据,在保证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同时,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临床药师定期分析患者服用的药物和观察其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用药合理性。(3)临床药师应对消化内科中成药、中药饮片和西药的药代动力学、药理特点、药效充分熟悉掌握,对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不良反应加强关注,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情况。(4)临床药师对用药动态进行持续性监测,追踪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针对临床医生反映的患者服用后出现的症状和反应,提出临床用药优化方案。(5)临床药师加强对中西药联合使用意识并借助医院网络对消化内科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进行查看,针对效果不佳的情况,及时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调整临床用药方案,确保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精准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结果
2.1管理前后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管理后患者用药期间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
2.2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比较管理后患者住院时间短于管理前,医疗费用少于管理前(P<0.05)。


2.3管理前后患者对中医药使用满意率管理后患者中医药管理满意率高于管理前(P<0.05)。
3讨论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具有疗程较长、个性化突出、副作用小、整体改善体质、治疗彻底等特点。对于前人留下的中医药经验,我们要深度挖掘,结合当代人的体质,制定出效果更佳的诊疗方案。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从《肘后备急方》典籍中挖掘并提炼出青蒿素,用于疟疾治疗取得了奇特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将中医药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既保证中医药的疗效,又提高其使用效率,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加强医院安全用药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对所有药品必须遵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用量开药,加强效期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该文探讨采用安全用药管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疾病。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并发“水肿、腰痛、微漏、关格”等的范畴。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也成为大多数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破损导致的,高血糖使得微血管循环功能发生障碍。临床上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出现持续性的白蛋白尿,严重影响患者的肾功能,因此又称为糖尿病肾病。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发展为晚期的肾功能衰竭。目前西医治疗:单靠饮食和服用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患者要及早注射胰岛素,对血糖水平及时检测和监控。平时减少钠的摄入,少吸烟喝酒或者尽量不喝,平时多运动减轻体重。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阴虚燥热、气血病变导致血液不畅,进而损害肾脏。故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治疗,及时活血化瘀。该研究中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药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注射液包括黄芪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前者作用主要为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蛋白的重吸收,保护肾脏;后者主要是扩张肾微血管,减少肾血管痉挛程度,增加肾灌注,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延缓病情的发展情况。根据安全用药评定发现,患者的尿蛋白量、尿素氮、血糖水平较治疗前都有明显降低,说明两种中药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作用。
             安全用药方法是对照组在用药过程中所有选取的患者的饮食的标准为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血压需要控制在120/70mmHg以下,空腹血糖水平需要控制在7.0mmol/L之内。研究组在这个的基础上选取灯盏花素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前者40mg与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后者30mL与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若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量或用药种类,避免在用药过程中发生危险。确保所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1d、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查空腹血糖水平(FBG)、尿蛋白含量、血浆胆固醇(TC)、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血浆白蛋白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将两组的各项指标水平进行对比,以及治疗前后患者体征恢复情况的对比。
参考文献
[1]欧天旺.中医药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32-33.
[2]王晓虎.消化内科常见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1):15.
[3]姚志新.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0):41-42.
[4]鲁利平.中医临床不合格处方分析与应对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