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寇常兰 侯吉聪
[导读] 摘要:目前,人们生活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诸城分局  山东省诸城市  262200
        摘要:目前,人们生活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人们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滥伐植被、过度开采矿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随意排放工农业、生活废气废水等导致土壤成分重金属超量。优质的土壤对植被、农作物来说十分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的产量关乎国计民生。面对严重的土壤污染应如何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我国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我国土壤污染;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世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土地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土壤污染数量日益增加,范围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也逐渐加重,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其土壤中重金属物质和农药残留物严重超标,极大威胁着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对水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缓和矛盾,保护最低耕地面积红线,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开发高效安全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开始相对较晚,在“十五”期间才得到重视。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很多,但是由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污染程度各不相同,而且土壤污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复合性等特点,为降低土壤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土壤污染治理时要考虑土壤的性质、污染物的特性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寻找经济、适合的治理方法。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适用于所有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因此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极具挑战性,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土壤学、农业工程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1重要性
        随着人类活动的逐步频繁与扩大,不科学使用化肥、工业三废的排放以及化学农药的使用等行为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导致土壤结构、构成以及性能不断发生变化,土壤能力下降,使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出来,对植物的生存与生长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为此要重视土壤环境污染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土壤污染原因与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各功能的损失致使农作物质量、产量大幅下降,供需出现不平衡。与此同时,土壤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和破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人为原因和自然环境原因。
        2.1工农业迅速发展,重金属含量增多
        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大气的镉排放量达2186t,导致其在全国耕地土壤平均增加0.004mg/kg,按照这个速度,只要50年,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就会超过目前的环境质量标准。随着需求量上升,工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日益加剧。在追求“快”的社会环境下,为满足市场需求量,人们试图改变作物原本生长规律,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其中的化学物质慢慢侵入土壤。工业化的推进使得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排放量随之增多。土壤的降解能力呈抛物线趋势。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如铅、镉等在土壤中越积越多,破坏了土壤的原本结构和有效功能。随着天气的催化和土壤自身无法消化的因素,土壤渐渐污染严重。
        2.2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t左右,化肥使用量4100万t左右。为促进农业发展,增大粮食产量,化肥和农药被人们大量使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害物质一部分残余在土壤中,一部分挥发到大气里,经过大气沉降,二次进入土壤。

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有害物质融入土壤中,成为土壤的一部分,种植在这种土壤中的作物从中吸收有害物质,通过光合作用积累扩散,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3污水灌溉对土壤的危害
        土壤是天然的净化器,通过对各种污染物的机械吸收、阻留和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大部分有毒物质会分解或转化为无毒物质,有机物为作物生长所利用。但土壤的净化和缓冲能力有限,长期引用不符合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吸持能力,必然造成土壤污染。
        3探析应对土壤环境污染有效防治策略
        3.1构建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机制
        现如今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想要使其得到有效地治理,那么首先就要有相关防治机制作为支撑,积极构建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机制。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当对土壤污染防治问题加以重视,进理步强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措施,切实从全局上考虑各项问题,以实现积极应对和;不断增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专业性以及针对性,切实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水平。(1)加大土壤环境保护科研方面资金投入。长久以来,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资金问题都是一大困扰难题;因此,加大这方面资金投入,并结合专家相关调研数据,以便提出更加具有可行性的防治办法和措施,进而有效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设。(2)加大土壤质量监测、监控力度。对于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应当切实重视土壤质量监测监控工作,真正将其列入到日常工作中去,进而实现对土壤环境实施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以便更好地做好土壤防治工作。(3)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某些环境保护机构在展开相关工作中存在迟缓现象,进而致使环境保护工作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应当广泛收集多方意见和建议,对一引起关键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不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3.2增强土壤环境修复技术
        就目前来看,较为常用的土壤环境修复修复技术有挖掘、焚烧以及固化等措施,而一些热处理、生物通风以及化学淋洗和电动力学等修复措施,仍然在试点和实验等各个不同阶段;可见,不断增强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对土壤环境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在土壤环境修复方面,应当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一些先进技术,不断增强自身修复能力和水平。如对于矿山废水造成土壤污染的修复来讲,可以尝试使用如本客土法对其进行修复作业。如先把表层30cm左右的污染土壤作清除处理,同时在进行填埋作业,随后再把未受污染的土壤填埋在上层20cm的位置,并对其实施压实作业,并使用大约20cm的净土以及有机肥对其实施覆盖作业,从而保证受到污染的耕地得以重新利用起来。另外,在一些国外先进技术上,相关人员还应当充分结合国内土壤污染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际作业,切忌按部就班。
        结语
        土壤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当代生态恢复、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相应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虽然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近10年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我国应该持续研究推广土壤修复技术,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土壤治理监督力度,为现代生态恢复、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硕.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上的应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28(2):69-72.
        [2]张强,梅宝中,周倜.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环境与发展,2019,31(9):45-46.
        [3]张海欧,韩霁昌,王欢元,等.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6):103-108.
        [4]李翠明.土壤有机物污染及其治理技术[J].区域治理,2018(7):89.
        [5]张旭梦,胡术刚,宋京新.中国土壤污染治理现状与建议[J].世界环境,2018(3):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