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 郭鑫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郭鑫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高,施工规模不断扩大。
        身份证号:23112119880808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高,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项目施工管理工作量及难度技术也有所增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难以切实满足工程管理需求,存在管理时效性不足、工作效率低下、信息沟通不及时等问题。因此,为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的建设特点进行简单叙述,并提出具体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及策略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因此建筑工程行业也在持续、稳步地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管理这一方面,因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起步相对较晚,导致了很多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不够重视,加之要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压力巨大。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特点
        1.1涉及面广
        从项目管理目的角度来看,既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相符合,同时,还需将工程施工效率、施工工期、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消除各项施工安全及质量隐患。项目管理工作涉及诸多领域,并配有材料管理、现场管理、安全管理等诸多机构部门,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体系极为复杂,各部门协同开展管理工作,方可实现预期工程管理目标。因此,在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阶段中,应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确保信息化管理模式切实满足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同时,不同建筑工程的施工形式、周边环境条件与设计要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内容、具体管理要求都有所不同。企业唯有结合施工情况,针对性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选择合理的管理系统组织架构,方可切实满足工程项目管理需求。这一问题的存在,在客观层面上加大了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复杂程度。
        1.2工作量大
        在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号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多数企业为实现施工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控制工程造价成本、降低资源消耗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管理目的,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多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加大了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量与建设难度。
        2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对管理信息化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我国有部分企业对建筑工程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一部分企业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正是因为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这种意识,导致了企业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由于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出现不重视的现象,导致出现了设备得不到更新,人员素质得不到培养的问题。甚至有些企业还单纯地认为实现管理现代化就是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信息,这些原因将直接影响着部分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其中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缺乏正确认识是造成各企业信息化水平差距悬殊的根本元凶。
        2.2信息化应用存在局限
        尽管有些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了信息化的技术,但是企业在对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着局限性。第一,对信息化使用的频率不高,对信息进行交流和共享并没很好地覆盖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局限于日常的资料调阅和信息检索之中,这就会对信息化资源造成浪费。第二,我国在建筑工程的软件方面与国外的建筑工程软件的差距较大,且国内的建筑工程软件并未形成情景应用的适配。这就造成了软件的场景预设与实际出现不符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的情景应用。若我国一味使用国外开发的建筑工程软件进行管理工作,由于国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思维与国内的建筑工程管理思维大有不同,以至于软件在现实使用之中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将信息化场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更多环节之中,加大对建筑软件开发的投入力度。
        3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
        3.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需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紧密协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会受到施工流程变动的影响。若各部门不能紧密合作会导致数据信息出现偏差或失真,阻碍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2]。若某个参与方的某项环节出现纰漏必然会影响其他施工作业流程,阻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甚至会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程单位创造良好的协作沟通平台,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设计方、管理方及施工方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充分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增强建筑工程项目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节约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产生的沟通成本,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还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行业知名度,扩大工程项目的宣传面,获取更全面的外部行业信息给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层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便于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团队充分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发展进程调整和优化建筑工程单位的长远战略方向,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保持行业地位,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占据有利位置。
        3.2重视数据分析与处理
        由于建筑工程与其他的工程建设不同,建筑工程相较于其他的建设工程来说不仅时间周期长,难度水平较高而且具备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不仅如此,由于在现实的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之中,由于一些不可抗力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直接使工程建设的难度提升至一个新的等级。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综合、全面地去考虑这些不利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以此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仅仅考虑存在的不利因素是远远不能使数据分析完备的。为了使管理系统的更加有效运行,必须依靠企业的相关制度的保障以及使用一些高效的、便捷的数据分析法。例如运用3S的技术平台就能有效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不仅如此,3S技术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技术的缺陷和不足,而且还能为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地理位置信息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对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要注重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让数据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管理服务。
 
                    图13S技术模型
        结语
        综上所述,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虽然可以大幅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及效率,有效解决各项管理难点。但是,对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企业及管理部门及早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充分结合工程施工特点与管理需求,构建与之配套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能,合理化配置工程管理及施工资源。
        参考文献
        [1]罗亚玲.利用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探析[J].四川建材,2017,43(4):226-227.
        [2]刘志刚,陆素娟.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4):68-69.
        [3]李世铎,刘帅帅,王嘉辉.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居业,2018(3):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