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邓方东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邓方东
[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即将结束与全面小康社会即将来临,这给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即将结束与全面小康社会即将来临,这给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作为我国建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建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与前景。而目前为我国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暴露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业的转型升级,并导致建筑设计工程质量下降。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管理现实状况出发,将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施工的重要性进行一定的探讨,提出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对其发展非常重视,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保证建筑工程后期的质量,就需要企业加大建筑工程管理,不断促进当前科学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帮助,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管理现实状况
        (一)安全因素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与学习中,安全二字早已与我们的衣食住行一般息息相关。一旦安全未得到充分保障,任何事情即使事半功倍,也会消失殆尽。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作为我国重型工业的较大经济支柱,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故此,施工部门应将安全因素贯彻建筑工程的始末,在结合实际施工场地与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体系机制,并时刻与监督人员保持联系与沟通,进而为施工质量带来了良好的安全保障[1]。
        (二)人为因素
        一项工程管理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在一个建筑工程部门中,不仅需要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为工程施工出谋划策,还需监督人员给工程管理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事后保障。因此,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筑管理人员,应把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素养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工程施工时出现小失误[2]。而目前我国管理人员常因随意的工作态度与专业知识不足等,增大了建筑工程管理难度。由此,我国建筑管理部门应重点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使他们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三)材料质量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材料的性能、参数与温度组成了质量考核的标准。因为一旦出现材料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影响后续施工环节的开展。因此,建筑采购部门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应提前与供应商联系沟通好,以方便当材料出现问题及时迅速做出反应[3]。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未对员工惩罚机制做出明确要求,导致很多采购员为了谋私利,购买一些廉价、劣质的才材料。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充分暴露出我国建筑企业对材料选用的不重视。
        (四)制度因素
        建筑工程发展历史悠久,其施工理念与基本工作原理随着工程实践一直延续至今。但随着我国居民精神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已不再很好适应于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相关施工制度的未完善给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复杂化[4]。例如当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时未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导致工序重复甚至产生混乱局面。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对工程管理时需响应国际依法治国方略政策号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促进建筑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施工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的精管理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又确保建筑施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性,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面对的是工程施工人员本身,而施工质量的对象则是建筑目标人群,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让更多建筑公司看到了施工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5]。


        在一个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很多不安全因素不可避免,为了解决这个风险概率增加问题,施工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这一环节不仅能够准确地了解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也避免各环节中出现漏洞,还可以在某些不可控因素影响下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减少因质量问题的出现的成本负担。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企业投资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得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社会效益。当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企业要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流失,在建筑市场的影响力也会下降[6]。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企业要应把施工现场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两者相互联结。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也让建筑行业的口碑得以下滑,例如:某个酒店因受疫情影响,在对房屋建筑改造的过程中没有遵循事实规律,未做好严格做好质量控制分析,最后的结果让人心寒不已。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是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是一项与社会公众居住环境紧密相关的工程,而这些得以实现的前提在于建筑管理人员是否准确、合理地把控建筑工程质量。因此,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水平,一方面在招聘人才时需要对于员工的工作经验与综合素养要有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建筑管理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仔细辨别与筛查,确保后续工作的有效推进[7]。
        (二)建筑工程的人员管理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标准也应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合理推动人才工作改革。对建筑工程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科学管理,此外,企业应定期针对管理层面出现的问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与考试,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质量。同时,建筑企业也应固定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工建筑工程的制度管理
        在现如今我国城镇化率的大幅度上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而建筑管理部门的采购员对材料成本的把控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成本,因此,我国建筑管理部门应完善建筑工程的会计管理制度,减少廉价、劣质的物资使用[8]。相关采购人员也应在遵循制度的基础上,对选购材料特别是常用物资采用多种方式仔细审核,并对供应商提供的货物数据存入电脑,以便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从而控制预算在合理的接受范围之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出现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一定挑战。因此,提升建筑设计管理质量是尤为关键的。尽管我国目前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对设计管理部门的人才、质量和安全管理还是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推动我国程设计管理模式与手段改革创新,最终实现国家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作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贾鹏.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创新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000(003):161,163.
        [2]刘亮.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000(006):P.168-169.
        [3]李耀东.研究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
        [4]赖碧瑶.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0):3411.
        [5]樊建军,台道松,葛宏翔.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以及创新发展[J].科技资讯,2018,016(022):59-60.
        [6]母国瑞.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经营者,2019,033(002):119.
        [7]张立勇.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的探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24):100-100.
        [8]匡思华.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其优化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2019,000(016):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