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伟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首位,造成我国老龄化人口及残疾人士数量也在世界前列,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即是为这两类人服务的。
        身份证:41302419791004xxxx
        摘要: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首位,造成我国老龄化人口及残疾人士数量也在世界前列,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即是为这两类人服务的。无障碍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其人性化的一环,同时也是一座城市文明及进步的标志。本文主要围绕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无障碍设计;探讨
        引言
        一座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水平,直接反映了该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高低。作为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环节及发展方向之一,无障碍设计旨在为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生活的权利,同时也作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思想具体表现存在[1]。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城市在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提高相应的设计水准,以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在不影响道路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更多地体现出其人性化的一面,为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1. 无障碍设计理念
        一般将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分为传统理念及新型理念两种。
        传统理念中,无障碍设计这一环节仅针对残疾人,相应设计理由及目的均是为了保证残疾人的正常出行,使残疾人最大程度上拥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及保障[2]。由于残疾人在生活及工作中多有不便,无法参与到部分较为特殊的工作中,因此过往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从立项、设计到施工均由普通人进行。但因为普通人的行为能力高于残疾人,因此普通人与残疾人之间在生活方面存在认知偏差,造成相应的无障碍设计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此外,因为传统理念中无障碍设计多针对残疾人,没有切实考虑到到行动能力不便的特殊人群,导致相应的设计存在一定局限性。
        新型理念中的无障碍设计不再以身体是否残疾进行区分,而是将行为能力受限的人群统统划分到无障碍设计的设计对象中,因此无障碍设计不再针对残疾人进行,设计时也考虑了包括老人、孕妇及其他因特殊原因导致行为能力受限的群体。新型理念对障碍的认识从残疾人上升到综合考虑环境及个人因素在内的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限者。以红绿色盲患者为例,其在通过普通红绿灯路口时明显属于障碍者,但在通过设有变形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则不属于障碍者;再以孕妇为例,孕期内孕妇行动不便,多数情况下属于障碍者,但度过孕期顺利生产之后,通过短时间的恢复即可回到无障碍者的状态。因此,障碍者应当视具体时间及个人情况而定,这也是无障碍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
        2. 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一般来说,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应当满足人性化、安全性、可达性三方面要求。
        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要求在于无障碍设计是针对行为障碍人群服务的,因此无障碍设计应当满足服务对象对人性化的需求,充分表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由于无障碍设计的主旨是为行为障碍人群提供行动上的便利,因此需切实考虑到该人群的需求,在设计中体现对该人群的尊重,以使行为障碍人群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3]。
        行为障碍人群在行动能力上与普通人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针对行动时的突发情况难以像普通人那样及时采取有效的自卫行为,所以无障碍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者的安全性要求,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即使出现危险情况也能对使用者的安全作出一定保障。
        无障碍设计必须保证可达性。由于行为障碍人群在行动能力上的缺失,使得该人群要抵达目的地往往会比普通人耗费更多精力。假如无障碍设计无法保证有效抵达,会使行为障碍人群主动降低出行的需求程度,从而致使该设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满足行为障碍人群的出行需求,导致相应设计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无障碍设计必须在可达性上作出高度保证。


        3. 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体现
        3.1视觉障碍设计体现
        行为能力受限人群中,视觉能力受限者主要为盲人或红绿色盲患者。
        针对盲人的视觉障碍设计主要体现在盲道砖及导盲路牌。盲道砖是为盲人安全出行提供的道路设施,根据形状的不同设计代表不同含义。盲道砖一般分三类,一类是条形方向引路砖,砖面多为并列的椭圆形条状排列,引导盲人放心前行;一类是提示盲道砖,砖面多为数个小圆点纵横排列,其作用是提示盲人向前方向有障碍物,应当及时绕行;最后一类是盲道危险警告引路砖,形状同样为圆点,但这种圆点直径较大,用于提示盲人前方有危险,不能超越。除了这三种常见的盲道砖之外,还有用于提示盲人行进方向的盲道北向砖以及方块定位砖,其中方块定位砖与条形方向引路砖的铺设方向相互垂直,用不同数量的楞条表达不同意思,一道楞条表示卫生间,两道表示商场,三道表示公共汽车站。借助行进时脚下盲道砖的触感,盲人及其他不可视性视觉障碍者可以获得相应的信息,从而方便他们的出行。
        导盲路牌的设计初衷是为保证视觉障碍者的正常通行,同时也为其利用触感进行认知创造条件。导盲路牌一般设置为1.3m的高度,与盲道的距离在0.6-1m之间,路牌上的信息以盲文形式进行表达,同时具有触感强烈及内容简单扼要的特点,方便视觉障碍者获得准确的信息。另外,导盲路牌一般标有严谨破坏的明文规定,以保证视觉障碍者的正常使用[4]。
        针对红绿色盲患者的视觉障碍设计多体现在变形交通信号灯。由于红绿色盲视觉上无法分辨红绿两种颜色,因此针对红绿色盲就进行了变形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在路口将红色信号灯设定为站立的人形,用于提示红绿色盲患者此时禁止通行;绿色信号灯则被设定为走动的人形,用以告知此时适合通行,请快速通过。通过这样的设计,保证了红绿色盲患者在出行过程中对交通信息的确认,从而使红绿色盲患者的出行得到安全保障。
        3.2阅读障碍设计的体现
        市政道路设计对阅读障碍进行的无障碍设计主要体现在相应的标识标记上。道路上以及标识牌上的标志标线往往具有色彩强烈、对比鲜明的颜色,从而吸引阅读障碍者的注意力。在标识牌的设计上往往选取显眼的位置放置,且标识牌内容具有简洁、易于理解的特点,同时具有凸出的形状。由于不同人群在记忆力及视力上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标识牌的内容往往由图案、符号及文字表达结合,使其能被阅读障碍者准确识别,以保证该群体在出行过程中能获得准确的信息。
        3.3肢体障碍设计的体现
        针对肢体障碍的设计体现在坡道的设计,主要包含行进坡道及缘石坡道两种形式。行进坡道是在人行道的设计中加入一定的坡度,坡度的设计小而缓,以满足乘坐轮椅者的出行需求,而缘石坡道则是在人行道两侧设置相应的坡道,保证肢体障碍者的行进不会因为台阶之类出现问题。在对坡道的设计过程中,为保证乘坐轮椅者的行进不会出现问题,对坡道的摩擦力及坡面的平整度进行了相应强化,坡道面铺设的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摩擦系数,以使得乘坐轮椅者在上坡时拥有相应的防滑能力,另外坡道的坡面平整简介,没有设计可能影响坡道平整性的花纹。
        结语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无障碍设计在投资方面并不占有很多的资源,所需求的技术水平层次也较容易满足,对无障碍设计而言,关键在于城市建设部门及相关设计人员对无障碍设计的重视程度,只有认真进行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工作,才能为城市中的行为障碍人群创造出行便利,使社会的发展更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景琳.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体现研究[A].工程技术.2019,(3):247.
        [2]孔凤娜.对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探究[A].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17,(11):213.
        [3]曾祥培.探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A].工程技术:建筑.2016,(1):6.
        [4]戴宇.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体现研究[A].交通建设.2018,(35):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