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230022
摘要:水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影响,水环境监测工作是借助监测仪器对水质和污染物进行检验,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以及判定。人们想要更好的生存就离不开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在工作期间,人们要对影响水质的原因进行掌握,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只有这样,水源的安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影响,水环境监测工作是借助监测仪器对水质和污染物进行检验,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以及判定。人们想要更好的生存就离不开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在工作期间,人们要对影响水质的原因进行掌握,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只有这样,水源的安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1水环境监测面临的问题
1.1标准不完善指标不全面
我国的水质监测是监测水体质量和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在水域中取样、测定指标并记录的过程,一般地区的地表监测项目包括水温、色度、溶解度、COD等共24项,如果是饮用水源地则还有5项补充监测项目以及80项特定监测项目。但是,这些监测指标并不全面,还有部分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物不在监测指标之中,比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种污染物毒性非常强烈,不易挥发,会长期残留,能够累积在生物体内,不易被代谢掉。该类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危害性,早已成为其他发达国家的污染物监测指标,但我国的水质监测却忽略了这一项,而这种疏忽很可能会造成极严重的后果。现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应该增设水环境监测指标,使之更加健全、完善。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区域具体的污染物,进行针对性的、有重点的监测。
1.2监测能力弱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自动监测站数量比较少,进行水质监测的主要还是人,对人工手段的依靠导致了检测效率无法提高。如果水质监测人员不足,就无法科学合理地布置采样点,就会影响采样能力,无法保证监测效率,以至于无法及时准确地观察到水环境的一些变化,最终导致难以发挥水环境监测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水污染问题的及时治理,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渴望。
2水环境监测优化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机制
水环境监测机制不够完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领导机构和监测人员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责任不明确、指导方向不清晰的状况。其二是水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支持、设备支持不到位,以样本水的检测指标为例,用于有机污染水环境检测的COD与BOD等指标,对微量痕量的有机污染无法做出准确的检测。在设备的相关资料的管理方面,也容易出现检测人员的操作、理论方面的能力不足以及对相关程序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对于检测设备的矫正、维护和档案的管理、保存也有违规现象的发生。这些情况的避免都需要对水环境监测机制进行健全,实现在水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来保障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在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中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从制度方面来保障水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2注重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我们通过分析提到了现阶段水体样本检测的一些技术方面的弊端,而解决这种弊端、促进水体检测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重视对新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现阶段使用广泛的水质自动检测系统为例,将水体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数据传输和系统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当出现水质污染的问题时,检测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讯息并且迅速做出解决方案,为水体环境监测的效率提高提供了保障。当然,在现阶段,还会存在一些使用方面的难题,例如其检测污染物的范围不够广、经济投入比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通过对相关技术的革新来解决。
2.3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
要不断优化实验室操作环境,引进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设备,对监测的设备要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规范操作规程,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对检测的全过程都要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确保各项操作都符合要求。同时,实验室还需加强基础体系建设,进行试剂纯度、效能分析,从而依据监测项目科学选择监测模式,并对水环境监测设立档案,以便未来查询。
2.4提高对基础工作的重视
水环境监测最重要的就是对基础工作重视,同时这一部分工作也非常容易被忽视,只有提高水环境监测人员对基础工作的重视,才能进一步促进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开展水样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检测,看是否能够达到实验要求。比如:实验温度、空气湿度等,并且还需要对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了设备存在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尽量避免误差带来的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比如,关于实验用量的添加、实验结果的记录等都有着严格的操作步骤。在制定实验方案的时候,要制定出多种方案,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其他的一些问题。
2.5仪器性能及试剂、纯水质量保障
根据对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保障措施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针对一部分设备仪器会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必须经过核查、校准、检定导管流程,保证仪器、试剂、纯水在保质期范围内使用。与此同时,针对一部分缺乏较高稳定性、容易发生漂移、经常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根据具体仪器设备的检查要求进行定期核查,比如,线性和测量重复性误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出限、色谱响应值的重复性、仪器的灵敏度、气相色谱仪的保留时间、pH计的仪器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电子天平的偏载误差、灵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等。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所使用的试剂、实验用水的质量,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分析方法的要求。
2.6样品分析过程质量控制
样品分析过程质量控制中的校准曲线是能够将所测量仪器响应值与待测物质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明确表述的一种方式,其受到实际批号、环境、温度等实验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在对样品质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校准曲线不能长时间使用,也不能互相借用。根据对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保障措施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大部分时候,校准曲线应该与样品的测定共同开展。比如,在进行总磷测定的过程中,总磷浊度-色度补偿、批测样品等,出现高浓度值后的交叉污染影响、批测样品应采样分析标准样品确定结果,是否发生偏移等等注意事项。
结束语
在水环境监测标准方面,我国虽有一定成就,但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现在,我国的水环境监测标准存在对比性差的问题,应该建立国家级的、统一的监测规范;要及时更新检测指标,来应对新型水环境污染物的突然出现,结合国内外监测指标,立足国情,健全监测指标库,方便环保人员的监测工作;要着力解决基层监测站能力不足问题,给予资金支持,培养优质专业人员;要完善奖励惩罚机制,健全监督体系,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要加强不同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使跨区域污染问题得到及时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敏,黄滢.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2015,14(2):557-578.
[2]李国刚,万本太.中国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6):5-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