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梅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培训教育中心 山西省霍州市 031406
摘要:煤矿安全工作的成效与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福祉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煤矿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近年来,煤矿企业通过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进了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安全形势越来越好。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还时不时存在,因此,研究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引言
据统计,我国的煤炭产量在增加而煤矿数量在减少,在全国煤矿安全环境大好的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的形势显得更加严峻。历史上煤矿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社会影响恶劣。因此,研究煤矿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源头上科学地管控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符合新时期对矿山发展的需求。
1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形成背景
目前,我国煤矿采掘工作的安全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2001至2005这几年间是我国出现煤矿事故最多的几年,政府为了有效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特出台了“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将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向了事前预防,自采取这项措施以来事故出现率的确有所降低,但重大事故的出现率并未获得良好的改善。
基于此,我们国家在2017年版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又引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并在2020年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进一步修订完善,有效减少了煤矿生产期间产生重特大事故的概率。
2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2.1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通过对我们国家近些年中出现的煤矿事故进行研究,来对安全风险进行级别定位,针对风险实施的分析研究工作属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中心环节,目前我们通常做法是:
划分风险点:将煤矿所有系统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和地点划分为风险点,确定辨识范围,建立风险点台账。
辨识危险源:采用适合的方法全员全面全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
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评估分级,一般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2.2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
按照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会运用符合其等级的安全方案。像一些对安全生产造成较高威胁的风险,相关部门需要立刻开展治理工作,假如治理的不够及时,就极易使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伤害,作业场所受到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事故,最终形成重大损失。另外,在生产期间产生的风险等级不高,有关安全工作能够针对风险实施良好的掌控,则能够暂缓对于此风险的治理管控。
3煤矿安全隐患排查
3.1安全隐患的分级分类
当前,国家和民众对于煤矿采掘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有较多科研工作者都对危险的源头进行了划分类别等分析工作。通常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缺陷等方面。
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查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将事故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全部或局部停产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队组(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立即通过整改排除的隐患。
3.2隐患分级排查
煤矿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级别,实施隐患分级排查治理。排查级别一般包括矿级、科室级、区队级、班组岗位级。
煤矿应组织人员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隐患排查工作可与风险管控工作相结合,按照以下范围及周期进行隐患排查:
矿长每月至少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等。
煤矿各分管负责人每半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
生产期间,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安监等人员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进行事故隐患排查。
班组和岗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岗位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隐患。
4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具体策略
4.1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纪律
煤矿企业在采煤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让煤矿企业的所有施工人员理解并遵守“安全第一”的理念和规章制度,意识到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性。如果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有效提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
第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逐步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可以定期对煤矿企业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相关培训和教育,如组织专题培训、召开主题会议、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知识讲座等。
第二,需要加强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劳动纪律,保证煤矿采煤工作的安全进行。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意识到劳动纪律的重要性,始终遵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劳动纪律和相关要求,不违法乱纪。当然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更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加强员工的纪律指导和安全管理,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安全教育。还要监督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对这些行为要及时处理并严厉批评教育。
4.2加强现场管控
把煤矿安全风险划分等级来治理,并落实到个人头上,如此便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促进工作人员严格、认真、负责的对待自身的工作,预防出现懒散怠工的情况。针对管控过程实施严密的管理,以有效完成现场安全预防管理。对安全风险实施周期性的检查,不但要有效查出隐患,还需要分析隐患,寻找隐患出现的根源,同时建立对应的预防事故的长效机制。创建针对性的安全小分队,运用突击检查的方式来检验煤矿的安全性,以达到安全管理动态达标的目的,确保安全生产。
4.3加强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方面为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保障煤矿工作者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能够提升安全管理信息采集、统计、整理、分析、预警、处置的效率与速度,帮助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显著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与功能。在实际的信息系统运行中,工作人员能够借助信息化管理方式,准确地获得煤矿矿井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将煤矿实际工作情况信息与矿井安全数据进行实时地交换联通,提高安全预警的水平,有效提升煤矿工作的安全性。
结束语
本文对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背景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煤矿隐患排查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具体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同业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子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0):114-115.
[2]刘辉,王文强,韩安,胡然.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9(19):116-118.
[3]姚绒绒,马汉鹏,王语萌.煤矿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性初探[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16(04):109-113.
[4]郭志华.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必要性[J].中国金属通报,2018(04):39+41.
[5]田珍,刘卫英,戴玥,赵敦.浅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C].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建材集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2017年第四届国内外水泥行业安全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建材集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中国建材科技杂志社,2017: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