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5期   作者:赵忠磊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国交通建设中,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施工是其中的重点施工
        赵忠磊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2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国交通建设中,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施工是其中的重点施工项目,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交通运输的安全。但是在公路和桥梁的过渡段经常会出现沉降现象,出现明显的跳车现象,极大的影响到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原因;施工技术
        1 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
        1.1 路桥结合处地基的处治效果不达标
        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桥头跳车现象最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因为桥梁工程的引导地基下沉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桥梁地基的结构设计并不合理,很多情况下都并没有按照道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对于引导地基的处治效果是比较差的,地质钻孔会很少,钻孔的深度也不够,不能够识别出地基软土层的位置,不能够科学地分析出桥梁地基的软土结构,因而也就不能对桥梁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建模和防治,在恶劣的雨水天气环境下,会使得桥梁软土地基的沉降程度加剧,最终造成桥梁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1.2 路面的压实度不够
        造成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发生沉降问题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路面的压实度不够,主要指的是压路机在进行碾压填土作业的时候,对于那种埋置式的桥台和台帽周围的地方,压路机是无法进去施展作业的,自然也就造成了桥梁桥头的引道作业以及锥坡的填土压实度不能够满足公路桥梁建设所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引发某一段桥梁路基路面的填土下沉,造成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 合理设计路桥沉降段结构型式
        目前,我国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搭板的设计标准尚未成熟与统一,在道路桥梁沉降段搭板规格与强度设计中往往没有充分的依据与参考。在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往往要对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凭借施工人员经验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桥头路堤、桥台沉降量以及通车量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据此合理设计搭板长度,为了使土层的抗剪切强度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在路基设计中对土工格栅技术加以运用,如此就可以使路基填土位移与土层侧向移动得以降低,进而使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得到强化,實现对沉降幅度的有效控制。
        2.2 地基处理技术
        对于松软地基来说,加强地基的强度显得尤为重要,常用措施有更换土质、塑料排水阀、超载荷的预压、加固硬化等。同时要结合软土层的厚度来选择合适的填料。软土层厚度>3cm的,可以在地基的土层上加铺土工布,然后选择合适的填料进行填充,通过此操作可以降低路堤和桥台之间的沉降误差。软土层比较厚的话,要减少回填材料,进行土层强度的强化,防止沉降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路基的防护工作,如混凝土预制块形成的高强度的墙形护坡;采用纤维混凝土及高强度塑料网格喷浆等方法对易风化和剥落的地段进行加固处理;采用草形护坡方法,兼顾地基的持久稳定性和维护成本。
        2.3 搭板设置与施工
        为了保证搭板的施工质量,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审查搭板的水平以及垂直方向,同时严格的检查、检验钢结构材料。因为道路桥梁在进行交通运输时,会受到车辆负荷作用,进而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发生开裂情况。为了使得沉降段的路基以及路面作业得到正常开展.应当于桥台上安装搭板。

在安装搭板时,一定要对搭板的水平以及垂直方向进行检查,同时检查钢结构的质量,之后即可以进行锚栓固定,从而提升搭板的稳定性、安全程度。通常在开展锚栓加固作业时,需考虑选取长度在80cm左右的22号钢筋,从而提升锚栓的稳固性;开展搭板支座安装施工。在进行搭板结构的安装作业时,应当考虑到施工现场情况,基于此开展搭板支座的安装作业,一般需于搭板结构的下端安装搭板支座,同时铺设厚度适当的油毡垫层,从而起到支撑桥梁搭板的功能。一般来说油毡垫层的厚度应当控制在1~2cm左右。另外为了保证搭板支座可以起到稳固搭板的作用,应选择使用大小尺寸在1502mm×(21~38)mm的支架;应当于牛腿的上缘区域安装倒角。由于在开展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路基搭板结构作业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进而出现震动情况,导致搭板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沉降问题出现。所以应当于牛腿的上缘区域安装一个倒角,从而防止搭板出现非正常移动情况,避免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搭板结构出现受损问题;科学选择使用填充材料,并根据施工标准开展搭板以及搭板顶层的作业。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阶段,搭板结构的作业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及干扰,所以一定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开展搭板以及搭板顶层的施工作业,并将搭板混凝土顶层以及基层顶面结构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0cm以内,同时选择混凝土以及沥青开展底面层的铺设作业,同时把之前所铺设的水泥碎石基层完全清除,从而使得混凝土的表面坡度以及平整度得到保障。
        2.4 路面压实技术操作
        桥梁道路的施工建设中,都会以路面压实环节作为最后的收尾工作,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也要特别关注沉降路段的路面压实工作的实施。在进行路面压实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机器,并且最好是一气呵成,不断断续续操作,避免工期过长,否则会出现路面高低不一致的现象。同样在进行路面压实工作时,还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天气会影响空气的湿度,进而会影响路面水泥的湿度,这会大大影响路面压实工作的一致性。尤其在下雨的天气,路面水泥湿度过大,在进行压实路面工作时,会出现受力不均,甚至作业不到位的现象,这样使得雨天作业的成果与其他天气作业的路面成果不一致,从而导致路面不平整,使得道路修建成功以后,路面受力不均,极易出现沉降现象。
        2.5 后台填筑
        路面、路基、地基这三个部分发生压缩变形时就造成了后台填筑桥梁的路堤沉降,而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的荷载使得地基出现了压缩变形,路基路面的结构层出现压缩变形多发生在填料受到压缩或出现半固结或固结状态时。在路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桥面和搭板的面层厚度和结构保持一致也会有效的避免沉降差。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荷载,对路面的影响深度大约为2m,这就意味着大板型加强层的厚度不得超过2m。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时除了填料要具有一定的固结性,整个台背的填方也要具有相应的完善的加固措施,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石灰、水泥、半刚性材料等,进一步的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和减少路基沉降问题。
        2.6 定期维护沉降路段
        在道路桥梁路面路基施工过程中,沉降路段的维护工作非常必要。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原本路面土层的平衡产生负面干扰,该过程中,路基承受的负荷压力也会比较强,对路面产生破坏,以至于出现沉降或者其他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应严格做好路基路面沉降后期维护工作。具体实施方法是采取相关限行措施,对车辆通行进行限制,从而降低路面桥面的负荷压力。同时,兼顾日常排水工作,及时排掉雨季积水,以免因雨水或雪水的渗透问题,对土层平衡产生破坏并采取科学的施工措施,对路面风化问题进行处理和维护,使其始终保持较好的工程状态。
        3 结语
        进行道路桥梁施工时,技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让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道路桥梁上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上的标准进行施工,结合不同的工程,运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使道路桥梁结构得到有效地提升,从而确保道路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元聪.探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J].低碳世界,2017(18):22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