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下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在线教学案例 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5期   作者:爱新觉罗•鑫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职业学校的在线教学面临新的挑战。
        爱新觉罗·鑫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北京 102202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职业学校的在线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在线教学为例,根据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设计,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碎片化教学任务,挖掘疫情特有教育价值,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碎片化;疫情
        引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相关要求[1],全国各类学校纷纷开展在线教学,上半年共有2.65亿多名中小学生和近1600万名老师参与在线教学。本次在线教学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对当前在线教学能力是一次挑战。职业学校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力保障在线教学质量。
        1 在线教学课前准备
        在线教学不同于传统面授教学,不是简单的将传统面授内容搬上直播平台,它是包含课程资源推送、师生互动、课后答疑、学情评价的教育生态系统。
        1.1 完善在线教学生态系统
        首先,学校比选在线教学平台并开展师资培训。为了兼顾教学功能普适性和系统稳定性,选择学校微学习平台和腾讯会议作为本次在线教学媒介。并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为顺利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保障。其次,各专业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分工教学”备课方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在线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授课计划。最后,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制作在线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堂互动方式开展在线教学。
        1.2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重新梳理教学任务,合理分配在线教学讲授内容和课下自学内容。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课前学生根据课程任务要求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点,记录疑难点并完成课前测评。利用微学习平台教师能够快速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以第二章“站台门系统”课前测评分析为例,可以发现城轨1714班第8题、第9题、第13题得分率较低。教师可以根据课前测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侧重点,对正确率较低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教学效率。

图1 城轨1714班客运组织测评分析
        1.3 优化在线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教师需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线下协同开展。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为例,充分利用现有微课,借鉴“智慧职教”等优质平台在线资源,根据课程需要制作微课,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资源,设置主题讨论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入课前测评、随堂测验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1.4 挖掘疫情特有的教育价值
        在这场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各行各业采取积极措施抗击疫情,这些事迹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对青少年来说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十天建造“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展现出来的智慧,也体现了专业人才的价值,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仅使教学更生动,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在线教学过程
        2.1 根据教学任务,将课堂碎片化
        针对在线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长时间专注的问题,根据西雅图太平洋大学脑应用研究中心约翰·梅迪纳调研发现的注意力维持的10分钟法则[3],有意识将45分钟一节课拆成10-15分钟的小段。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在线教学为例,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反馈,在10-15分钟讲解一个知识点,讲完安排3-5分钟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在线教学过程可以进行实时互动,鼓励学生有疑问在线留言积极提问。
        2.2 设置主题讨论活动,加强学生互动
        在线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在线教学要采用比面授教学更丰富的交互手段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除了碎片化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弹幕回答问题外,还要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设置学生活动并引导讨论。比如在“车站客流组织”这一节设置 “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及防疫策略”等主题讨论,引导各组学生头脑风暴。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面对公共危机时主动应对的职业素养。
        3 课后答疑和自我反思
        在线教学模式和传统面授模式在教学形式上存在差异,教师和学生的联结是一种松耦合状态,因此,教师们通过微学习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后练习等情况,做好个性化答疑和辅导,加强师生联结。一方面,通过课后答疑了解学生状态,遇到共性问题重点讲解或及时推送相关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反思教学过程和育人方式。不仅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育人过程,通过客运组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4 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
        可以预见,在线教学凭借其教学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学习等优势将会被广泛应用,其发展呈以下趋势:
        4.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日趋成熟
        这次在线教学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通过一段时间在线教学体验,教育研究者和广大师生对在线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有深刻体验和客观认知。在全面复课后,在线教育将会以常态化的形式融入到面授教学过程中,优质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学习等在线教学优势将丰富面授教学内容,拓宽面授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形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4.2 职业学校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完善
        现有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提供的数字资源总量不少,但是面向职业教育的数字资源不多,真正符合教师使用习惯、满足教学需求的优质资源就更少了。职业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不成熟,教师获取优质数字资源的渠道不畅通。在应对这一挑战时,各级将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扩大共建共享联盟,对标国家级资源库建设,完善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4.3 职教教师教学能力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
        调研发现,职教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达标情况较好,但是教学能力信息化水平相对不足,信息素养差距较大。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需要更加重视师资培养,尤其是教学能力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除在疫情期间开展紧急培训外,建立教师教学能力信息化技术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师资培训,不断强化信息化教学能力。
        5 结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学得以快速发展。复课之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这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全面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优化数字教学资源,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3号)
        http://m.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002/t20200212_420435.html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2013(01)
        [3]约翰·梅迪纳.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M]. 杨光,冯立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