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化异丁烷球罐开裂原因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5期   作者:宋保峰
[导读] 本文针对烷基化装置异丁烷系统腐蚀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措施

        宋保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270

        摘要:本文针对烷基化装置异丁烷系统腐蚀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异丁烷  球罐 腐蚀

1.前言
        烷基化装置异丁烷球罐,设计容积1000m3,2019年异丁烷球罐首检过程中发现15处裂纹,除对开裂部位进行维修外,并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
2.异丁烷球罐介绍及检验发现问题
        异丁烷球罐主要存放纯度85%左右异丁烷。工艺用途有三个,一是用于开工系统垫料;二是生产过程中当原料烷烯低到不满足工艺要求时,为装置间歇补充异丁烷;三是装置异丁烷过剩时向球罐返送异丁烷储存。2019年异丁烷球罐首检过程中发现15处裂纹,1处位于焊缝,其余位于组装工卡具焊接部位,分布在球罐下半球体1/3范围内。其中位于下级板与赤道带相交焊缝旁工卡具部位的一处裂纹较深,打磨深度为5.5mm,其余深度小于2mm。
        裂纹分布示意图见图1,裂纹及打磨后的形貌见图2、图3、图4。



3.采取措施
        针对定期检验发现裂纹问题,公司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对球罐进行了扩测,包括硬度检测、磁粉检测、金相检测和壁厚检测。
3.1.硬度检测
        对所有焊接接头进行100%硬度检测,包括焊缝、母材和热影响区,数值在120-179(HB)之间,最大硬度出现在焊缝上。满足标准≤200HB要求。
3.2.磁粉检测
        对球罐所有焊缝和工卡具部位进行荧光磁粉复测。发现存在5处裂纹, 2处位于焊缝上,其余3处为工卡具部位,深度均小于2mm。定检和扩测检出的裂纹分布详见图5。

         图5 两次检验裂纹分布
3.3.金相检测
在打磨深度5.5mm裂纹附近的母材、裂纹附近的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处进行金相检测,组织均正常。金相组织见图6、图7、图8、图9。

                 图9焊缝附近母材组织-100倍

3.4.壁厚检测
对球罐壁板进行壁厚抽查,赤道以上罐壁厚度在20.7mm-22.4mm之间;赤道以下罐壁厚度在21.3mm-23.0mm之间。鉴于球罐投用时间比较短,从测厚数据上可以看出球罐存在一定的腐蚀。
3.5.硬度检测
查球罐制造文件,球罐制造后对5道焊缝进行了硬度检测,在100-127(HB)之间,满足标准≤200HB要求。未见工卡具去除部位的硬度检测报告。详见图11。

图11 设备制造硬度报告
3.6.磁粉检测
        查球罐制造文件,球罐制造后对所有焊缝进行磁粉检测全部为Ⅰ级合格。未见工卡具去除部位的磁粉检测报告。
4.工艺分析
4.1. 查2019年的分析数据,硫化氢含量大多处于未检出的状态,最高值为0.8ppm,且球罐操作温度为常温,说明球罐不存在湿硫化氢破坏。
4.2. 开车以来,烷基化进料硫含量化验频繁超标(控制指标为≤50mg/kg),2019年硫含量分析132次,超标58次。装置长期低于50%负荷运行,并且负荷不稳定。硫含量超标和负荷不稳定会造成烷基化副反应(多支链硫酸酯)增加,在流出物脱酸、碱洗、水洗系统中难以彻底清除,在异丁烷塔底分解出二氧化硫,并与流出物水洗过程中带入的水份形成亚硫酸,对异丁烷系统管线、设备造成腐蚀。这点可以从脱异丁烷塔顶回流罐切水的PH值得到验证,2019年回流罐切水的PH值分析108次,超标85次,大多处于3-5之间,最低值为2.68。
4.3.装置异丁烷循环系统与T-004球罐有互供料流程,在装置异丁烷富裕时进入T-004球罐储存,循环异丁烷系统中含有酸性介质物料会进入T-004球罐。
5.球罐裂纹原因综合分析
        烷基化进料组分硫含量超标,容易造成烷基化副反应增加,发生如下反应生成的脂类,并聚合生成大量可溶于酸的物质。

        烷基化反流出物在进入脱异丁烷塔前会经过碱洗和水洗,但碱洗和水洗仅对反应流出物中的参与酸有很好的脱除效果,酸酯脱除效果不理想。这些酸酯进入脱异丁烷塔,在异丁烷塔底高温下分解产生SO2,SO2会随着塔顶气相进入塔顶冷凝冷却系统,遇水形成亚硫酸。装置异丁烷过剩时会送往T-004球罐,导致在球罐液位以下存在酸腐蚀环境。
        在球罐组焊过程中,受球皮尺寸、弧度以及焊接能量、错边量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在焊缝处产生残余应力,尽管球罐制造完成后进行了整体热处理,焊缝局部还会存在残余应力。
        在球罐组焊过程中,工卡具的焊接没有指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容易出现焊接电流过大,导致工卡具与母材熔深过深,去除时打磨不彻底,局部会存在残余应力。
        在酸环境下,焊缝及工卡具部位存在残余应力,导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6.结论及措施
6.1.结论
        球罐裂纹成因是在酸环境下,焊缝及工卡具部位存在残余应力,导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6.2.措施
6.2.1修复
        对此处裂纹处进行补焊处理,要求焊前进行预加热,补焊后进行热处理、磁粉和超声检测。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21-2016)修补属于重大维修,需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待设计单位对维修方案确认后对球罐进行修补。
6.2.2工艺防腐
        在脱异丁烷塔顶空冷器前注入缓蚀剂(中和型),严格控制托异丁烷塔回流罐水包中PH值及铁离子。
6.2.3监检测
        制定现场腐蚀在线监测方案。计划明年在循环异丁烷系统增加腐蚀探针或在线测厚系统。
        今后针对球罐施工的工卡具焊接、去除,纳入焊接工艺要求范围,并在验收时针对工卡具位置做100%磁粉
6.2.4 流程优化
        针对烷基化流出物由酸洗、碱洗、水洗优化为两级脱酸,到时能彻底消除异丁烷系统中的水份,异丁烷物料显酸性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1-2016
2.廖景娱,刘正义 金属构件失效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注:作者简介:宋保峰(1980—),男,河北沧州人。2004年7月毕业于河北科技大修机械系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在中石化天津公司从事设备管理工作,高级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