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歌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小学 464000
2020年春节期间的新冠疫情蔓延,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的措施。随之,各学校也制定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的方案,进行了微课的学习和教育,这是新环境下教育的新改变,在线上课就全面开展。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切入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望——“龙飞凤舞”字不正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写一手好字,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疫情期间,从学生作业和家长反馈中了解到学生写的字明显退步,“龙飞凤舞”草草了事,往日端正有骨的书写已然成为了过去式。横不平,竖不直,潦草字迹满纸飞。复学伊始,我们便以书写为第一抓手,在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措施中,让学生的字有了“改头换面”的飞跃。
“对症下药”之严中亦有序——心静练字效果佳
第一,“严管”田字格书写。端正的字迹,一次奖励一个笑脸卡;不端正的,在旁边空白处再端正的写一遍,老师再加以指导。
第二,“给予”时间练书写。将《写字天天练》中的生字进行分散书写和集中书写相结合,把握字的结构和重点字的分类指导,突破难点,安排时间书写,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心书写,一笔一画好好写。
第三,“赞扬”美观的书写。举行“小小书法家”活动,将学生美观的书写作品在班级板报、微信圈等平台进行展示。鼓舞学生好好书写,增加学生书写的信心。
(二)闻——“有口无心”读不好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吟咏”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线上课堂时间太有限,对网络要求也高,对于学生的朗读不好把握,学生缺乏一定的自觉性,朗读被“日渐隐退”。学生回到学校,我们便链接线上开始敦促朗读,让学生在吟咏中感受、在吟咏中收获。
“对症下药”之家校紧联——生动读演有成效
把握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朗读课文为例,吸引学生关注朗读,重拾对朗读的兴趣。教师以身示范,学生走出“羞涩”,进行朗读,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生气,时而欢快……
集中练习。朗读不是大喊大叫,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情感,朗读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师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三,抓住课外。课外是一块学习的宝地。我们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朗读,用配音秀、亲自读等方式让学生多多朗读。增强了学生对读的兴趣了,亲子关系也得到了提升。
(三)问——“依托图示”承前启后
疫情期间,我们对二下的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每一单元的习作都可以用记录卡或图表的形式进行简单地构思或进行习作材料的收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运用图示,教给学生提取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抓关键词的能力等。再看第三单元关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图示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拓展。由于疫情期间,我们的每一节网课只有20分钟左右,这样学生可以在足够的空余时间里去做这样的事。两个多月的网课时间里,在教学一二三这几个单元中,我们尝试在习作课,阅读课,综合性活动课中进行了以图示为依托,进行了有效的语文思维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实践,提升语文学习的“真实性”。
“对症下药”之图文结合——语文思维得提升
?复学后,我们还是继续在有限的时间里,根据课文要求让学生继续以图示进行有效学习。继续让学生在画图示,填图示的过程中亲历、体验、问题解决及反思、整合信息的过程。而图示正是把脑中的智慧,以清晰脉络呈现思维的一种图形,是引领思考进行“化繁为简”的工具。学生又进一步借助图示进行归纳整理,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1,用课堂思维图示,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巧用图示,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每一课教学中,重难点是“重头戏”,需要教师花时间、 花力气,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将教材中最精华的部分,深入浅出地向学生娓娓道来。巧妙地运用图示,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体会语言表达的奥秘。
(2)趣用图示,指导复述与背诵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对这样的文章,教材大都要求学生背诵全文或重点段落。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可是常常要花学生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效果通常差强人意。图文结合能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采用图示,呈现重点段落的文脉结构,提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顺藤摸瓜,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提高背诵的效率。同时,简明形象的图形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3)妙用图示,明晰表达方法形象的图示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图示能形象地展示文章的写作思路,突出文章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示可以促进学生破译课文的表达密码,使他们既能整体把握课文、理解内容,又能习得言语表达的方法。总之,巧妙地运用思维图示,使阅读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以图示为支架,提高习作的有序性
复学后,我们利用图示为支架在习作教学中还在继续。在第六和七单元习作中,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再进行习作,我们就设计了不同的图表,让学生去资料整理,为习作做好铺垫。这样学生在习作时就有的放矢。线上有成效,线下继探究,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语文学习才有更显著的成果。
(四)切——“诊断现状”再次出发
利用下班时间,根据教参、教辅、《过程性材料记录本》,梳理出孩子共同存在的问题,搜寻解决办法,整理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全班讲授。通过一次次摸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的盲点出发,进行各个突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我们心怀教育之心,心怀教学之道,一定能携手共进,让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一定会让学生重享学习之乐,重思学习之法,重获学习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