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兴产业需求的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6期   作者:刘莉娜
[导读] 本文从新兴产业特点出发,分析其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需求
        刘莉娜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株洲412001
        摘要:本文从新兴产业特点出发,分析其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需求,提出基于新兴产业需求的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的基本方向,并从调整专业、优化课程,重组师资、搭建社会平台四个方面对具体动态调整提出措施建议。
        关键词:新兴产业 高职 专业群 动态调整

        新兴产业一般是指以知识技术为依托,以物质资源消耗少为特点,成长潜力足、综合效益高的产业。这类产业以满足重大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重大科技突破为抓手,对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明进步有着强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因此,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也更高。高职专业群建设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主要功能就是培养人才,对接就业,并承担着应用技术创新、社会培训服务等其他功能。基于新兴产业的需求,高职专业群进行动态调整正是培养人才、对接就业的本质需求。
        一、准确把握新兴产业对高职专业群的需求
        (一)调整专业群发展方向的需求。新兴产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业化规模大的产业重点内容。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改造原有专业,通过新兴专业群设置,输送更为对口、更加专业的人才。
        (二)提高专业群滚动发展能力的需求。需要高职院校提高筹办新专业群“寄生”和“嫁接” 能力,帮助新专业寄生在与新兴产业相近且相对成熟的专业中,或嫁接在跟新兴产业相似的专业方向上。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专业群的协同性和创新性,发挥优势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对接产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三)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需求。探索高职院校和新兴产业企业共同培育人才模式,不仅是对专业群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也是新兴产业企业内部锻炼教育人才的需要,更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重要促进。
二、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的基本方向
        高职院校专业群动态调整必须摸清本校的优势专业,在准确把握新兴产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组织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整。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构建专业群与新兴产业对接渠道,即如何打通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路。
        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单体对接。单个专业与单个企业的项目对接,这样的对接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即专业需求程度非常高或产业的项目尤为突出,但从专业群调整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对接体系性不够。第二层,链式对接,指以链状形式出现的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是高职院校以专业为基础对新兴产业各项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人才的科技创新服务。

第三层次,集群对接,是指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优化课程开设,培养产业集群特供人才;同时,新兴产业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实践场所和实践活动。
        可以说,单体对接、链式对接和集群式对接,是基于新兴产业开展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必经过程,也是发展的基本方向。三个层次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摸索、完善从而实现的。
三、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理念,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主动拥抱变化,转变观念,明确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组建指导思想,以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目标,着手进行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设置与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群的内部结构,一方面继续聚焦服务方向,稳固相对稳定的基础专业,夯实专业群的发展基础,形成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围绕新产业、新科技、新技术、新模式,动态调整专业群中专业构成或专业方向,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路。
        (二)改革课程,突出实践导向。重构课程体系,是动态调整的核心。要匹配新兴产业需求,就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形成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养,进而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的设置要重点突出实践导向。立足专业群整体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将新的科技和技术融入实践教学项目。可统筹 规划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课程,通过资源共建共享,为综合技能创新提升,提供实训保障。
        (三)优化师资,提高教学水平。基于专业的优化调整和课程的完善设置,专业群内的教师结构需要重组,教师水平需要提高。可向以下方向着力改进:一是专业群内教师的专业结构调整,结合对接新兴产业教育培养的需求,整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二是提高执教能力水平,发挥教师团队协作优势,更加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三是推动教师进企,开展实践锻炼,帮助老师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新兴产业发展动向,提高对新科技、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多方参与,形成调整合力。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由高职院校与新兴产业合作,构建一个专业群与新兴产业各环节企业的共享平台,引导政府力量、行业力量、企业力量参与到专业群动态调整,实现专业群调整更加科学的目的。同时,这样的平台也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就业信息,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人才信息,为高职院校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四、结束语
        新兴产业以其优势正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导力量。高职院校专业群是教育培养学生有效渠道之一,应主动适应、对接新兴产业需求,明确专业群动态调整的基本方向,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社会多方力量为辅助,通过优调专业、优设课程、优选师资、优建平台等具体措施,实现基于新兴产业需求的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戴文静,周金城.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10):41-44.
[2]杨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支撑研究[J].安徽科技,2019,(1):36-38.

作者简介:刘莉娜 1981-03,女 籍贯:江西南昌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电子通信专业 邮编: 412001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