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燕辉
哈密市八中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为初中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更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且更倾向于独立,然而这个阶段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初中生的三观和道德素养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使初中生更健康地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生积极引导,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法治素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法治素质;培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就需要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是目前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不高,他们尚不能抓住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以及发展方向,从而出现了实际教学不理想的局面。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上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的发展。因此,作为初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地设计教案,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但是一些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台上讲解知识,学生坐在座位上安静的听,这样初中生难以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质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初中生的理性精神
在核心素养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任课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时激发初中生理性能力,使他们充分看见社会发展方向,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代共同进步,但是一定要分清虚拟和现实,使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对自己的三观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时每刻都有足够的理性,使他们日后能够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时,任课老师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进而激发和提升初中生的理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从而使他们的理性精神得以锻炼和发展。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这部分内容时,这节内容和初中生的生活相近,但是,由于家长反感和限制初中生使用网络,就造成初中生对这节内容不喜欢,而且,当教师课上询问学生怎样使用网络时,学生还会很反感,就会想老师是不是在打听自己的生活呢?
为了更好展开教学,任课教师可以把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到被理解了,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就能轻松地把这节内容轻而易举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收获知识。比如,任课老师可以给学生放映网络时代的一些视频,提问学生——通过这个视频你们了解到了哪些呢?学生就会回答,我们的国家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实现了网上购物等等,学生在自由的讨论声中,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课堂的学习状态,达到了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的状态。这时,任课教师就可以恰时提问:“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网上购物时发生过令你不开心的事吗?”自然就会有同学回答:“每次双十一,我妈妈都会买很多东西,有些东西便宜,但是有一些东西也很贵。”这时候,任课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引入新课,告诉同学们一定要有理性的精神,用理性看待事物。
(二)激发初中生的法治理念
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是为培养初中生的法治认知,让他们重视保护自己,知道大家都生活在法治国家,遇到问题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了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有效地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这节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班里学生详细阅读课本内容,以其中的案例开展课堂教学。该案例是说17岁的初中生持刀抢夺被判刑,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给学生设置问题。如这名初中生的抢夺行为对吗?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罚?等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学生就会总结:他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刑法,他会受到刑法的制裁;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立即报案。这时,任课教师接着再进行提问:“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这样的行为应向警察报案,那么,如果你遭遇了碰瓷,可是你又急着离开,碰瓷的人向你要几十元呢?”有的学生就会说给了,因为钱也不多;也有的学生回答说不给,要抵抗这样的行为,因为这也是犯罪。当出现意见不同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这样他们的法治观念就会深入内心,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会懂得法不容情,进一步提升了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三)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成就事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每个阶段的德育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和目标,那就是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责任感,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提升,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明确责任中进步,在勇担责任中成长。如,主动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言而有信就是对他人负责;家国情怀就是对社会负责。教师有必要挖掘学生生活过程、行为习惯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不能只靠说教,学生身边的事例最贴近生活,更能让他们产生亲切感,容易让他们接受,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形成责任感,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四)激发初中生的政治认同
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想要让初中生把这门课程学好,就需要激发他们的政治认同。学生只要有了这种素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取得良好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融入合适的时政要闻,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制度,并对这些制度产生赞同和认可,关心祖国大事,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初中生形成道德与法治素养。例如:在教学和谐与梦想这一部分时,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港、澳、台也是伟大祖国的领土。作为一名中国人,不仅要热爱祖国,更要维护祖国。当带着学生学完教材内容时,也要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时政例子,深化他们的时政认同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依据问题陈述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更加的关注祖国,热爱祖国,进一步激发学生政治认同。教师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就将政治认同真正地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使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逐步确立,综合品质显著提升的同时,他们的发展和成长都受到了极为有利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质的培养,不但需要每一位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积极进取,使初中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使他们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道德水平越来越高,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质,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卢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004(002):44-45.
[2] 何婷.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小探[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8):211.
[3] 张希胜.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