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在高温条件下的空载升压试验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5期   作者:雷振1 、戴波1、常鹏2 、李星亮1
[导读] 当代主流的静电除尘器主要由高压电源装置和低压控制系统以及电除尘器本体构成的,它主要作用是对烟气进行过滤和净化,以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效果,现在主要被用于电厂、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
        雷振1 、戴波1、常鹏2 、李星亮1
         (1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国际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4;
        2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
        摘  要:当代主流的静电除尘器主要由高压电源装置和低压控制系统以及电除尘器本体构成的,它主要作用是对烟气进行过滤和净化,以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效果,现在主要被用于电厂、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而电除尘器高压电源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处理粉尘的特性和烟气的性质,及时调整电除尘器的二次输出电压,使电除尘器可以在接近于电场火花放电的电压下可靠地运行,从而使电除尘器获得尽可能高的电晕功率,达到优秀的除尘效果。其中空载升压试验就是对电除尘器的安装完后正式投运前最关键的是试验,以达到检验设备是否具备投运的条件。
        关键词:电除尘器、高压电源、烟气、空载升压、试验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每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的保护,而电除尘器则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以期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更为了以后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更多高效节能型电除尘器被应用到工业的各个领域。而在电除尘器投入运行前,空载升压试验是最为关键性的试验,也是检验设备的重要试验,因此被重点关注。
一、试验前的检查工作
        1、首先必须检查高压电源装置主绝缘部件是否擦试干净,并用2500V 摇表测量高压侧绝缘值,要求必须要在150MΩ以上,若绝缘部件绝缘值达不到要求,可投入加热器,使绝缘达到150MΩ以上。
        2、彻底检查清理电场内部走道,并检查阴阳极、灰斗、进出口、保温箱内、隔离开关是否已将杂物清除干净,经查无杂物后,关闭人孔门及通道门,并拉好安全警戒线,由安全员负责外围监控。
        3、再检查整流变压器抽头是否已放在最高变比档(A-X1 或XA1-XB1),电抗器可置A-X3,后续视电流波形及电压和电流值情况再进行调整。
        4、检查电除尘器的接地电阻值是否在2Ω以内,变压器、电抗器经长途运输或放置半年以上的是否有吊芯。
        5、检查本体外壳与接地网是否连接良好,反馈屏蔽线是否已经单端接地。
        6、再检查高低压柜接地柱与接地网连接情况是否牢固,柜子外壳是否与接地座进行可靠焊接。
        7、检查高低压柜各器件是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了松动、损坏、脱落;控制器内部的连线、插头是否已全部接好;控制板器件是否松动;高/低压控制接线及可控硅接线是否松动;以上器件和接线头需全部重新压紧。
        8、拆除高压柜上电压反馈线的进线, 分别测量对地电阻是否有电压取样电阻值和电流反馈电阻值。
        9、再次测量振打线圈对地绝缘电阻和线圈电阻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线布置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各振打器的安装精度,通入电源核准显示与实际振打高度,并预设振打周期、导通角、间隔和振打方式等参数。
10、最后检查各测温元件和加热元件接线是否压紧,对地绝缘、元件阻值是否正常范围内。通入电源观察显示情况,并设置详细参数,再投入自动和手动状态工作观察是否与设置相符合。
二、试验的过程与步骤
1、单台升压试验步骤
(1)单台设备控制一个电场,把隔离开关打到电场位置。
(2)阻尼电阻输出端挂上高压静电表,记录人员必须要有大于1.8m以上的安全距离,其它人员必须远离高压区域。
(3)由调试总指挥下达指令,确保升压试验操作指令都由同一指挥下达,并由调总通知启动高压柜开始升压。
(4)控制柜送上电源,打开主合开关,将手动/自动开关,置到手动位置,手动输出值最开始预设到最小值。
(5)按下运行键,显示循环,然后顺时针旋动手动电位器,让电压和电流缓慢上升,并用示波器观察电流反馈波形前后是否对称,到电压达到35KV时稍作停顿,再慢慢升到电流和电压的额定值。
(6)用万用表测量二次电流的反馈电压是否与控制面板上显示的电压相符,若不准则应调整取样板,使二次电流表与计算值相同;对于二次电压表,现场要以高压静电表值为准来进行校准。
(7)如需校正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表头的指示,可用标准表监视高压硅整流变压器输出的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校正控制柜上的二次电流表头的指示,可通过调节取样板上的电位器RP2来实现;校正控制柜上的二次电压表头的指示,可通过调节取样板上的电位器RP1来实现。控制器上显示值的调整:综合板上的电位器RP2可调整二次电压显示值;RP3可调整二次电流显示值;RP4可调整一次电压显示值;RP5可调整一次电流显示值;RP9为过零脉冲宽度调整;RP1为火花灵敏度调整;取样板上电位器RP3为二次电流峰值取样。
(8)在升压试验过程中,从最高点每降5KV,记录一组电流和电压值,直至电流为零时,该台设备的升压试验结束。
(9)按下复位键,按下停止按钮,关闭主指令开关,并把隔离开关打到接地位置,以防误动作。接下来依次进行第二台设备的升压,直至全部设备升压完毕。
(10)把每台设备所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成曲线图,作好伏安特性线表。
(11)在升压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分清是电场的闪络还是控制器系统太灵造成的自闪。可在本体附近直接鉴听火花放电声音,如果在一次电压较低时出现自闪,可考虑降低整流器变比,适当增加电抗器匝数,便可使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更加平滑饱满,这样可以避免自闪。假如是电场闪络但击穿电压较低时可以从人孔门观察本体内部放电火花点。
(12)在调试过程中,如果需要处理本体内部故障或变压器故障时,必须先把高压柜停电,并挂上警告牌,此时电除尘顶部人员把电场打到接地位置,以上工作必须全部完成后才可处理故障。
2、并联升压试验条件及步骤
(1)并联供电的条件
a、两台设备并联供电必须在单台设备对应的电场升压之后且在供电设备和电场无故障的情况下进行。
b、并联供电是通过高压隔离开关联络母线来实现的,整流变压器在本体顶部,要把输出端并联起来比较困难,可用高压联线架空连接,但要确保连接牢固和绝对可靠,安全防护工作有保证。并联时要在各自整流变压器阻尼电阻输出端并联,否则两台设备电流通过一个阻尼电阻进入电场,电流将增大一倍左右,如果通电时间过长,可能将阻尼电阻烧坏。
c、两台设备容量要一致,输入电源也要同相,在手动操作方式下,两台整流设备电流和电压要缓慢上升,且上升速率也要同步进行。
(2)并联升压试验步骤

                    图一:并联升压联接方式
        a、两台整流设备做好并联后,在高压输出母线上挂上高压静电表,读表人员必须离表及高压母线有1.8m以上的安全距离,其它人员远离高压母线,并有监护人员,在调试总指挥的统一指令下送上高压柜电源。
b、两台高压控制柜同时打开主指令开关,若显示为6个8都属于正常示,将手动/自动开关,调至手动方式后,手动将电位器逆时针旋到顶,按下运行键,慢慢顺时针旋动手动电位器,保证两台设备的上升速率相同,直到电压达到符合值。
c、在升压过程中若出现一台设备闪络或接弧时,电流和电压将会下降,另一台电流将会出现猛增的“抢电流”现象,为防止设备过流太多,及时通过复位按钮让两台设备同时复位,来消除闪络点,并将电压缓慢升到要求值。
d、校准两台设备的电压和电流指示值和显示值的方法同单台供电方法相同, 但必须将两台同时按下复位,同时按下运行。
e、做好两台设备的试验数据记录,从电压最高点每下降5KV作为一个记录点,记录的二次电压值取两台设备电压的平均值,二次电流值取两台设备电流的相加值,作出伏安特性线,并且记录好一次电压和一次电流来作为参考。
        3、试验效果总结
在安装调试结束后,空升试验得出的空载击穿电压和电流密度,大多数情况来说,在同等条件下击穿电压越高,就表明电场安装的质量越好;而电流密度越大,就说明电晕空载的放电特性越好。同时,击穿电压高,也说明在电场内除电晕线外其它部位不存在尖端放电现象。但若放电击穿电压低,就应检查电场内是否存在两极间距离局部变小的现象,是否存在有杂物或者其他金属物挂在极板上等等现象。
三、试验数据的整理
        将单台设备空载升压的试验数据和并联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进一步分析设备的安装质量和空载运行情况。从伏安曲线的情况来看,电除尘器的安装质量和调试的效果都不错,空载运行情况良好。

                         图二:升压伏安特性曲线
        结束语:
        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空载升压试验是电除尘器本体通入烟气之前,对整套电除尘器设备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通过升压试验,取得各电场电晕电流密度、伏安特性、电场击穿电压,可以初步调整电控设备各参数,以达到考核电除尘器整体安装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效果,同时也检查了电气各部分的安装、接线及其它物体的绝缘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以,空载升压是唯一可信赖的检查验收手段,同时也是为了后续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1] DL/T 514—93《燃煤电厂电除尘器》
    [2]《电除尘器调试说明书》
[3]《电除尘调试操作规则》
                  [4]吴海泉 著《电除尘供电设备调试指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