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关于做与思融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夏晨
[导读] 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道路上,教育领域一直在努力优化教学品质,在课堂中融合学生的做与思便是一项有益探索。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与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而对于科学这类需要强大逻辑思维与实验证实的学科而言,学生的思考与动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夏晨
        合肥市宁溪小学 230031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道路上,教育领域一直在努力优化教学品质,在课堂中融合学生的做与思便是一项有益探索。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与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而对于科学这类需要强大逻辑思维与实验证实的学科而言,学生的思考与动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通过简要介绍做与思融合的内容,系统阐述如何有效促进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的做与思融合,以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做与思;内容简介;策略融合
        引言
        科学精神作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表现之一,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科学教育引入小学课堂,是为了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促使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从而为学生创新等能力奠定基础。就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而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其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与提升学生实验能力等应成为教学目标,为切实全面提升我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融合小学科学课堂的做与思应该成为教育领域讨论的重要课题。
        一、“做与思融合”这一教育理念的内容概述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下,教师普遍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具备强大的认知与思维能力,由此“侵占”与“剥夺”了其独立思考与动手实践的空间,学生在如此教学氛围学习成长,长此以往便也不会形成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的学习习惯,或将两者严重割裂而片面形成一种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群体也在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主体地位逐渐归还于学生,学生也不断形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做与思融合”也是教育改革时代下的理念产物,尤其对于科学这类包含大量动手实验内容的学科而言,做与思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两大途径。具体而言,“做”也即动手实践,其深刻彰显着近代科学的实验精神;“思”也即思索,其是塑造科学精神与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促进“做与思融合”便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思索的同时,善于通过实验操作证实或证伪知识的真理性。


        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促进做与思融合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一)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思考与实验
        在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尊重并迎合学生爱玩与好奇心重的特殊心理特点,从激发其好奇心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通过营造相对轻快的课堂氛围,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讲解方式传递科学知识,如教师需要以充满童趣的描述与口吻促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伟大科学家的童年故事与科研故事,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自主进行思考、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关联日常生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动手实验
        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的选择与呈现基本都较好适应了学生的特定认知水平,相对具象容易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构建基于基础知识的生活情景式课堂,使学生在相对轻快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讨论,降低与陌生知识之间的疏离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致和自主思考和实验的动力。教师在关联生活对知识进行讲解后,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还原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开展深入探索,如改变实验过程中的某一变量会发生什么情形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使其寻找并说明身边与课堂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由此切实融合学生自主思考与实验的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引导,给予其足够的思索探究空间
     在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下,教师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消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知识全盘传递给学生,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疑问,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进行学习,严重压制了其学习积极性。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群体都有意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因此,为了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真正促进做与思的融合,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其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探索的平台,使其拥有自主学习与自由讨论的课堂机会,教师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引导纠偏即可。譬如,在课堂中进行简易的科学实验时,教师将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与安全注意事项讲给学生听之后,就给予其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索,不需要为其规定唯一的思考方式,时刻注意学生的实验进展而进行适当引导,如有严重偏差便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就学生的实验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并给予学生时间简单讲解自己的实验思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促进做与思的融合越来越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与教师群体的关注重点后,各学科教师都在有意采取相关措施切实平衡学生的这两项能力,且探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与塑造学生的相关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就小学科学课堂而言,教师便可以通过打造相关知识生活场景,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等方式促进做与思的融合,真正实现我国科学教育的总体规划且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长足发展与社会参与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曦红. 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 2003, 15(002):42-46.
[2]彭在富.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000(001):00209-00209.
[3]杨友乐, 顾长明. 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16(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