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舳英
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青年城邦园幼儿园,广东 深圳518110
摘要:乖孩子常常是别人羡慕的,家长老师可能都喜欢乖孩子,他们懂事,乖巧、服从...不乏很多赞美的词都用到乖孩子的身上,但是乖孩子就一定“乖”吗?这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我们看到的可能都是他们完美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背后隐藏的东西。“乖孩子”的养成方式,实质上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禁止,在成人尺度上规范出的“乖孩子”。儿童的天性充满好奇和探索;儿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产生,不是遵循从零开始的培养原则,而是遵循尽量不破坏外部文化和习俗的原则。乖孩子不一定都是好孩子。
关键词:乖孩子 叛逆 敏感 关注
乖孩子的叛逆
最近的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剧中的乖孩子朱朝阳,是一个乖巧懂事、品学兼优的孩子。他懂事得让人心疼,父母离婚后他跟随妈妈一起生活,可是其母亲由于上班的地方较远,只能周末回家,朱朝阳自己独自在家生活,他学会了大人的生活技能,为了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完美,他隐藏了内心的想法和渴望。同时令很多人投去羡慕的目光的是他总是能稳稳地占据班级里的第一名。就是这样的一个乖孩子怎么可能和杀人联系起来,可是事实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想不到卢刚、林森浩、赵承熙、马加爵会做出这么残忍的事。许多人指责今天的道德教育没有明确划定,有一条他永远无法触及的做人底线。林森浩自己说:“不顾后果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是底线...”童年时代没有人向他灌输给他什么样的生活底线是决定不能做的。
人都是有情绪的,更需要一个宣泄口。独自压抑自己情绪的孩子容易自卑、敏感、狂躁等。他们也有叛逆,但是因为家庭和接触的人的关系隐忍了自己内心世界,没有了叛逆的宣泄、没有了顶嘴的释放、更怕破坏了在父母老师眼中乖孩子的形象。乖孩子的童年时代也许是听话,家长说只能这样做,他就不会那样做,即使他们有问题也不敢说出来。在学习活动中,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可能反复在思想挣扎:我的答案正确吗,我不确定、我说错了怎么办、也许别人的答案更好...种种顾虑让他放弃了主动表现自己的机会,更谈不上顶嘴了。有相关研究表明,反抗性较强的孩子中,长大后,有占八成的孩子拥有较强的独立判断的能力;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占两成的孩子拥有了独立行事的技能,而会顶嘴的孩子拥有的独立性潜质是最强的。乖孩子可能就像猎鹰。猎人在捕捉鹰后, 不给它投食, 而且如果它反抗时, 就敲打它的头部, 抹杀掉它的野性和傲气, 直到最后, 它屈服了, 顺从了,听话了, 从翱翔长空的大鹰, 变成了捕兔的猎鹰。难道这不能说是一种悲哀吗?
乖孩子的敏感
我们对“听话”、“乖”这些词有很大的好感,也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生听话、乖巧、懂事。但是,乖孩子到极致,远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反而可能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爱。
《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可能是好多成人或孩子的缩写,在妈妈面前总是小心翼翼,怕妈妈因为自己的不乖而生气,怕妈妈因为自己的不优秀而懊恼和委屈,更怕在其父亲的新家庭里格格不入。他努力学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乖,如果自己那时候够懂事,父母是不是就不会分开了,他还可以拥有父母满满的爱。在他小小的世界里,不知道父母离婚的真正的原因,只能把一切不幸福的起源归结到自己的身上。父母解释无果后,他疑惑了,如果和自己无关,那爸爸和妈妈为什么要分开,而且爸爸还另外组建了新的家庭,多出了一个妹妹夺走了本该只属于他的父爱。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说:“我们的文化,喜欢好孩子。经典的好孩子,在家听父母的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依赖老师。”听起来似乎就是一个乖孩子无疑了,可是我们孩子的本真在哪里,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吗?在《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的幸福快乐的基本是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一味地按照家长、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去约束他们。把孩子教导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却使孩子丢失了该有的样子,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尤其是自主活动,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多的是去观察,观察但不是介入,也不是“替代”,而是在观察中去读懂孩子的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等,更加地了解孩子的需要,不是代替他按照我们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
乖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审视周遭世界,揣摩别人的心声,逼着自己要努力满足别人的期望。在他们的身上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心可能暗潮涌动。
乖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1、富有爱心,懂礼貌。
2、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玩耍时,轻伤不哭,输赢不闹。
3、在新环境下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过分的约束和害怕。
4、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不提过分的要求,爱惜物品,
5、富有观察力,想象力,肯动脑经,能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成人给与足够的爱和关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从0岁到6岁,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需要各种自由的方式来看、听、问、摸和感知这个世界,这将不可避免地违反父母对好孩子的标准。此时此刻,父母不应该搬出好孩子的说法,或者只会说这不能,那不能,父母承包了一切,孩子失去了自我学习和更新自己已有经验的机会,这会破坏孩子的想象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他们对周遭事物都有着比成人更多的好奇心,正是这些好奇心支撑着孩子去探索,帮助孩子积累经验,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和整合的机会,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我们来说,正确的方法是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尝试,去探索,并时刻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滴变化,及时给与孩子肯定和提出问题。
父母老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听不听取决于情况。 在生活规律和行为伦理的培养中,孩子在思考和处理遇到的问题时,要学着“不乖”,不能遵循成人的标准形成千篇一律的结果,我们要允许孩子“反抗”,正确引导孩子,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五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 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希希是一个聪明 、内向、遵守纪律的乖孩子 ,像希希这样的孩子总让老师觉得放心 、省心。可是最近发生的 一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乖孩子也需要关注。为了鼓励我们班的孩子做好自我管理,我们实行鼓励制度,对于表现很棒的孩子奖励五角星,在集齐5个五角星的时候,就可以兑换礼物了。对于希希来说集齐5个五角星,不容易,因为不仅要行为习惯好,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这天她集齐了5个五角星,但是由于我那天忙别的事,忘记答应过她兑换她喜欢的芭比娃娃,希希也没主动向我提出兑换礼物的事,就这样几天过去了,我发现她这几天都不是很开心。从其他孩子口中得出,原来我忘记兑换礼物给她了。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责怪自己的粗心,我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在无意中更加关注那些表现好、能说会道的“好孩子”,以及那些发育水平较弱的“调皮蛋”,而忽略了那些性格内向、不主动表现的“乖孩子”,也许老师也会有类似的疏忽。像希希的这样的孩子也许不乏个别,我们的一次疏忽,对于孩子可能是深刻的记忆,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应该把所有的孩子都放在心里,不应该只关注一些孩子的发展,而忽视另一部分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献.注意“乖孩子”的心理损伤[J].农家之友,2012(02):42-43.
[2]聂秀红,徐燕芳.乖孩子也需要关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 闵保华,任晓丹.父母眼中的"乖孩子"[J].启蒙,2019,(3):32.
[3]朱郑汇.培养“乖孩子”应适可而止[J].教学与管理,2015(32):20.
[4]程路.乖孩子的背后[J].人民教育,2015(05):6-8.
[5]林湘艳.孩子叛逆,家长该怎么办[J].农村百事通,2010(12):65-66.
李舳英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