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娟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
摘要: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鉴于此,本文对高中卫生工作的开展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卫生工作;开展路径
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其开展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强化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势在必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学生等全社会共同参与。
一、学校卫生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部分条款滞后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指导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现行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开始执行的,所有条款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健康水平制定的。近30年的时间,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生活水平及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实际。以“工作要求”部分为例,该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学校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健康管理、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没有针对预防性疫情防控的要求。
2.重视校园环境卫生,对学生个人卫生重视不够
几乎每所学校都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卫生,很多学校都有专职的保洁人员,负责除教室以外所有校园环境区域的保洁,学校也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环境卫生的检查评比,十净、整洁是绝大多数校园的共同特征。与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卫生相比,对学生个人卫生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学生个人卫生的监管主要由家长负责。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的个人卫生教育仅限于相关课程及教材中涉及的内容。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员及班主仟都高度重视宿舍内务的管理,却没有将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纳人宿舍管理范围,部分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将“疫情”看成小概率事件,缺乏“疫情防控”意识
从2003年至今,17年时间发生两次重大疫情,可见“疫情”并非小概率事件。由于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将“疫情”看成是小概率事件,没有将“疫情防控”纳人学校卫生管理的范畴。无论是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还是2003年的“非典”,两次重大疫情的暴发并非完全不可预防。由于将“疫情防控”看成小概率事件,缺乏前瞻性的疫情防控教育,两次重大疫情发生后,才对校园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管理或延迟开学,以此减少学生被感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相关补救式防范能力的指导。
4.疫情过后,缺乏防控新型疫情的意识
“非典”疫情补救式防控阶段,人们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与当下的肺炎疫情不相上下。由于“非典”疫情发生在2003年春季,所有学校都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管理,对校园进行消毒,每天测体温,每天向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汇报学生的健康状况。但“非典”疫情解除后的17年中,很少有学校以防控新型疫情的意识定期对教学及生活设施进行消毒,很少有学校能常抓不懈地对学生进行预防新型疫情的卫生健康教育。
二、高中校园卫生健康教育的开展路径
1.完善现行学校卫生法律法规
修改现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学校卫生法》及其配套实施办法或细则,从法律层面明确学校卫生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定位;从而使得从组织体系、财政经费、管理层面上各项要求均能有效落实,确保学校卫生工作有法可依。
2.修订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职责
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已建立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逐步优化的大背景下,应将学校卫生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疾病防控上,学生疾病治疗可由就近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因此,在法规层面可将学校卫生室设置要求逐步弱化。
3.抓好重点难点防控工作
空间上,整个校园要坚持环境“育人”与环境“御病”相结合:合理绿化生态、优化通风;及时清理校园垃圾;定期做好学生宿舍和厕所防菌消毒。时间上,要抓好季节性疫情病患的预防工作:春冬两季搞好室内艾叶熏防;夏季备好防中暑药物;早晚班主任和老师们勤于做好学生的防病保健提醒教育;平时配备必要的公共应急与个人防护用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流感、肠道传染病、结核病、麻疹、风疹、乙肝、流脑、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宣传工作。
4.上好开学第一堂保健教育课
利用新学期开学第一讲,给全体学生上一堂“珍爱生命、远离病疫,健康成长每一天”的专题课,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捕食野生动物,远离各种传染病病原体,保护好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健康学习生活环境。在校会、周会、班会上,增加防疫保健内容,在校栏、校报、班报增设防病保健专栏。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防疫抗病知识讲座。在家校通等家校联系平台,适时发布疾病疫病信息,提醒师生和家长共同防控。
5.加强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在高中,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宣传食品安全防范知识,加大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利用班会、宣传栏、宣传板报等方式强化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明确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证学生学会维护自身权利,同时学会利用法律法规,积极发现和举报学校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其他食品安全方面非法行为,在与法同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健康的生活理念和饮食安全习惯。
6.做好补救性“疫情防控”
疫情多具有传播快、传染性强的特点,补救式“疫情防控”极为重要。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暴发高峰期在寒假,在进行补救式防控时,要与家长密切合作,指导学生关注个人卫生、做好自我防护、少去公共场所、不转发米经权威机构发布的不实信息。如果疫情发生在教学时间,应根据地方政府的部署,加强对校园内生活及教学设施的消毒保洁,不举行大型集体活动,密切观察学生的体温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每日上报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让学生不恐慌,在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
三、结语
学校卫生是以保护学生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想要做好高中学校卫生工作,就需要学校中多部门合作,协调资源,制定政策,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方辉.中小学校卫生现状调查[J].健康必读,2019,(32):125-126.
[2]刘霞.学校卫生工作的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19,39(6):1272-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