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凤凰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530000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每组2-4人,或者组织每组5-8人甚至更多的学生来展开小组进行交流合作学习。这样的模式既便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学习方式指导有所忽略。例如,在二年级语文的识字课中设定的目标教学内容是教学14个生字词,在课堂上教师组织进行小组学习,并让学生之间以相互认读、组词、造句、听写等学习方式完成课堂目标。通常教师需要在小组学习进行3-5分钟后就检验认读的情况,然后小组学习模式中的一个环节就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学习讨论的过程,学生中哪一个小组组织得快?哪一个小组组织得稍微慢一些?哪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得积极活跃,哪些小组在争论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并没有重视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情况。教师如果过分看重教学目标并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那样学生的学习的能动性就不会得到提高,学习效率也会大大较低。因此,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学帮学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强化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同时教师应该把小组合作的这种学习方式当作课堂教学训练的目标,而不仅仅视作一种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学习工具。
2.不重视学情。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学习,担心不能及时完成课程的普遍心理。结果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内容讲个不停,形成了课堂上老师作为主体的情况。而这种现象既让教师自己受累,且学生又不喜欢接受程度不高,接受这种模式的学生肯定没有意见仍然会认真听讲,但乐于自学接受知识很快的学生,在这种方式下并不能得到良好的学习,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听不懂老师的讲解,还可能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被批评,导致最后学习效果会更差。这种不重视学情,教师作为主体多讲滥讲的弊端无一例外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长久如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课堂的情况就变得极其普遍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重视学情,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学得快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组织其他同学学习,这可以作为分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好办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3.该用分组合作时不分组合作。这种情况取决于教师的思想,许多老师既担心放不开,又害怕收不回来。而单元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效率极高且十分有助于学习的一种形式,只要教师训练得到位,学生学习起来就能事半功倍。教师需要大胆的采用这种模式,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讨论点也可以利用单元组合作这种方式进行实践学习。长久运用下去,单元组合作这种模式必会有章法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应手,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那么,在课堂中该如何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呢?存在着什么操作的难点吗?笔者认为这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进行小组合作时的第一步分组,小组合作时可分为小组(2-4人),大组(6-8人),超大组(10人以上)这三种组别。
组成小组一般需要用时5秒左右成型,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被认作有效时间。组成大组则是可以延长到10秒,超大组更是可以达到1分钟左右,也要注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时间的调整。形成分组后,还需要注意在合作过程中要能明确地体现四个要点:①相互关注照顾,在小组中能保证每个人都有一席之地,学生之间互相能够看到对方,并且能够有交流;②认真倾听,小组成员之间要倾听每一个组员的观点,必要时还能简要记录别人的发言,方便后续小组整合讨论的内容得出小组的结论;③有和谐的氛围,保证小组内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尊重并互相理解;④有效利用空间、设备等资源。
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
第一步:重视组成小组的时间观念和氛围。即组成小组的速度并保持进行组队的过程中不要嘈杂要保持安静。这是对进行小组学习训练过程中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进行小组学习的基础阶段,然后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逐次增加分组的人数,在此阶段不要忽略组成小组的速度和保持安静。
第二步:分工。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组成4人以上的单元小组时,就需要注意开始强调分工。不论学生组成了什么类型多少人数的组,最要紧的任务是必须立刻安排组织者作为小组的组长,然后由组长对剩下的组员进行分工。分工的角色至少要还有声控员、计时员、记录员等这些岗位,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能,但最终需要强调组长的权威地位,由组长安排并调动小组学习,组员跟随着组长的领导一方面可以更加有秩序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日后学生进入社会培养团队意识打基础。(在小学阶段一般都由学习较好的学生或班干担任小组组长,这种现象很自然的就能出现在小组学习的训练过程中。)
第三步:有步骤。分阶段的训练过程存在着四个要求的重点。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步骤和阶段这两个要点。为什么要强调有步骤和分阶段这两呢?一方面是小学生的特点使然,小学生还比较顽皮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太长,而且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律性一般且存在着个性较强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速成是不可取的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无法实现的,需要教师花心思在教学过程中并注意“慢工出细活”才能稳中求胜,在小学阶段就为学生打好基础以便后续的学习。同时也要注意倾听这一重要因素,比如,本节课出现了一个讨论点,教师组织了小组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训练倾听这个要素,其中无疑就要特别关注在汇报此项内容时,检测学生们听到了什么内容?是谁先说的?你听了之后有没有什么意见或是自己的见解。如此反复多练习几次,学生就不会存在假听的现象,就会专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记录,适当的提问交流,如此操练何愁不成?当然也有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需要教师都一些耐心去解决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去正视,重视,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去指导学生实践。也需要教师用开放的心态包容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不断以新的观念审视自己和学生,并坚定对课堂效率的追求,一定能让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