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小学就应高度重视的一门课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郭彭鹏
[导读] 游泳无疑是防止溺亡、利于自救救人的必备生存技能之一,而且游泳有助于提升勇气与耐力,且在水中运动,引起关节肌肉的损伤比较小,也利于塑造健美身形,是一种锻炼效果良好的大众体育活动
        郭彭鹏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平山小学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游泳无疑是防止溺亡、利于自救救人的必备生存技能之一,而且游泳有助于提升勇气与耐力,且在水中运动,引起关节肌肉的损伤比较小,也利于塑造健美身形,是一种锻炼效果良好的大众体育活动。因此,在小学开设游泳课,是与时俱进之举。同时,这才是防溺水、保安全的治本之策。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泳课程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泳教学;重要性;开展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人们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游泳是体育锻炼中的重要一项,深受人们喜爱。游泳可以锻炼人们的心肺功能,让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展示给别人一个积极的精神风貌。
        一、我国小学游泳课程内容现状
        由于游泳运动必须在泳池中进行,对气温及水质都有较高要求,随着近年经济发展,教育部于2011年首次将游泳运动纳入学校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又因水环境有浮力、阻力等特殊特性,游泳课程的设置根据年级划分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如:1-2年级课程以“水中呼吸”导入,学习蛙泳基本动作;3-4年级要求初步掌握基本动作,如蛙泳动作;5-6年级教学内容为掌握蛙泳技能,并且提高泳速。
        大量资料表明,我国就体育教学的相关科研较多,对小学体育教育中游泳项目相关文献研究较少。而以小学生为对象,对游泳项目细化的单元目标、技能目标的文献尚少。在此背景下,我国大纲中:技能目标以蛙泳技术掌握为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单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学趣味性低,学生学习意愿低。我国大纲因尚未重视练习目的,因没有具体的实施手段,不具备具体实施时的指导性。针对低学年的学习者而言,蛙泳技能的学习难度较大,形式相对单一,趣味性不强。
        二、游泳课程进校园的必要性
        1、强化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人机体机能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全身性改变,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一是神经系统,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人能够提高大脑血流量,增加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处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加,改善睡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二是心血管系统,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人能够提高心脏泵血供能,提高心肌活力。三是呼吸系统,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人能够增大肺活量,提高肺组织的弹性,改善肺泡气体交换能力,机体利用氧气增加,因此面色红润。四是消化系统,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人肠胃蠕动快,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好,“后勤保障”充足,为运动提供强大保障。总体来讲,游泳运动对于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发与的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有益的运动。


        2、开展生命教育,满足学生安全需要
        每逢夏季,尤其是暑假本应是青少年最为愉快的时光,而在这期间“溺亡”却成了一个骇人听闻高频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中指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多杀手”。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及学生意外溺水事件屡禁不止。很多条件成熟城市的政府、学校开始重视学生游泳教学工作,政府通过花钱买服务形式或通过学校开课的形式将游泳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游泳技能,使得在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得到了社会各届及家长、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为其它地方及学校的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在学生中普及游泳技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育,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导向。然而,无论是从政府、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非常重视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但每年学生溺亡事件屡禁不止。问题到底出在哪?深究其原因,由于小孩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天生好奇,喜欢玩水,特别是对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更想尝试,“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根本不会考虑到生命安全及会产生的后果。每到夏天在游泳池或旅游区的游泳区随时可见孩子们快乐的身影,正如孩子们在游泳日记里写道:“他们像顽皮的鸭子快乐得好像神仙”,可见孩子们对游泳的渴望及游泳时快乐的心情。学校不是所有安全责任的承担者,但学校应是学生安全教育责任的落实者和推动者,再加上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的联合,转变安全教育的观念,由“防”到“疏”,由“禁”到“会”,这样的学生才能健康成长。疏不如堵,防不如教会他们游泳。溺水安全教育既包括出现溺水时的自救知识与技能,又包括救助他人和被他人救助时的知识与技能,加强溺水安全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发生溺水事件的自救与施救能力,以及对溺水危险的认识,从而有效减少溺亡事故的发生。而只有他们对水有过亲身体验过才会对预防溺水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及体会,反之,空洞而无力,效果可想而知,甚至是会引发他们偷偷玩水的好奇心。因此,游泳进校园能有效满足学生安全心理需求及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3、培养游泳竞技后备人才需要
        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都离不开学校体育的支撑,甚至直接在学校运动队抽队员参与比赛。当前,竞技体育人才主要输出的业余体校、运动学校存在招生困难,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且受到一些优秀运动员因为学历不高退役后就业不理想等负面现象的影响,家长儿乎不会选择让孩子进业余体校、运动学校,而是进入了普通中小学,这样会造成竞技体育人才的不足甚至是缺失。今后在学校体育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将会是大趋势,由学校、家庭联合启蒙、培养,国家从学生各级别比赛中发现、选拔人才再进行科学、强化训练,形成家庭、学校、国家共同培养体育竞技人才新格局。因此,游泳进校园有利于培养游泳竞技后备人才,同时,也是对我国“举国体制”很好的补充。
三、结语
        让游泳成为必修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就要像对待语、数、外等学科一样,高度重视游泳课程的开设和考试,要求每个学生的游泳成绩必须达标。家长们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教会孩子游泳技能,教育孩子珍惜生命。社会各界也应创造条件,建设更多免费培养孩子游泳的机构和场所。只有这样,才能将游泳这门必修课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游泳技能。这才是对“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诊释。
        参考文献:
[1]陈书强.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0 (7 ):P.44-45.
[2]刘一珩.中小学开展游泳安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00 (003):P.3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