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中心小学校 621705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经典,可以让学生回归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新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让中华文明散发着悠久的韵味,有着闻名于世界的科学技术,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语文学科属于人文科目,它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关系,语文的一项作用就在于对推动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重要性
(一)滋养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经典著作中蕴含了前人的感悟和思考,可以让学生领悟深刻的哲理,滋养学生心灵,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经典名著诵读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格
传统文化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气度和风骨,需要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去传承和发展。名著经典包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爱国情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思乡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哲理。[1]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单一、保守的现状,学校应当顺应教学变革趋势,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丰富、创新和优化教学手段。传统小学教育具有极强的功利性,绝大多数学校盲目追求高升学率,过分强调学生的理论课成绩,而忽略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为此,学校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转变思想观念,将其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不断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项技能的培训,深化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强化教学质量。
(二)结合具体人物事件感知历史
在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人物或事件,挖掘相关的历史元素,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与情感的认知。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以及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所做出的牺牲。文中刻画了毛泽东在惊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的痛苦心情与抉择,文中描述了毛泽东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的深沉父爱以及博大胸怀。在讲解文本时,教师需要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进行详细的解读,才能让学生对文中毛主席的沉痛心情及艰难抉择建立深入的理解,当时毛主席已年近六十,而且这已是毛泽东家中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第六位亲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不仅要承担一位父亲丧子的悲痛,还要考虑到当时抗美援朝的实际情况,做出艰难的抉择,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更进一步体会文本中所描述的“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等词句的深刻内涵,也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地把握“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话语里的深情与大义。
(三)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宣传,开辟传统文化专栏,设立经典著作图书角,为学生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在小学语文课晨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激发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兴趣,使其思想处于活跃的状态,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传统的节日场景、文化习俗,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前了解经典著作的文化背景,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感受经典的内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铭记历史、肩负使命。
结束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把它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机整合,让学生品味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这份历史的繁华浸润学生幼小的心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提升文学素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根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江西教育,2019(36):48.
[2]杨金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农家参谋,2019(23):285.
[3]火元文.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