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苏东旭
[导读]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东旭
        鹤壁市淇滨区庞村明德小学   
        摘要: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中更是肩负着重要职责。小学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应该加强自身道德和专业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等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综合素养
一、小学生自身特点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想性格还没有定型,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人引领,这时候正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要抓住这一关键期,适时引导,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德育教育,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肩负着育人工作。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这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对教师的提高和锻炼,更是顺应新课标理念的要求。学生平时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较多,与教师相处时间长,教师在平时的课堂和课余活动中多加引导,抓住学生兴趣,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热爱学习,在快乐中收获幸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
三、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的办法
(一)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怀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路人,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突出自己的班主任地位,协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课堂学习中,课余活动或者孩子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同时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班级管理方法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比如让学生轮流当小班长管理班级,班级活动让学生献计献策,设置课堂信箱,有问题都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都受到大家的尊重与保护,这样孩子参与班级活动和管理的积极性就越大,我们的班级会更加团结,更能激发大家对班集体的热爱。
(二)班主任要加强自身道德和专业修养
        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更加敬畏和信服,特别是对班主任,班主任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对的,老师的话学生愿意听也愿意去遵从。因此,班主任应当抓住孩子现有的心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和专业修养,以身作则,用言行去影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

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赶走负面情绪,将自身的道德和专业修养带动班级班风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
        开展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方法恰当,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因材施教。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学生也是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性格特点,素质能力都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德育,一部分接受能力差孩子反而会有挫败感,失去信心停滞不前,我们的德育目标反而难以实现。因此,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灵活多变,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多鼓励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德育的可行性。
(四)多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在实践中渗透德育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要多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其中,给孩子创造一些实践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实践中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分析解决问题,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给学生创造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参加集体活动,学生可以与教师交流,可以与同学沟通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沟通能力,在合作中收获快乐,完善品德。
(五)结合幸福教育进行德育
        幸福教育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幸福教育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巨大,同时也是德育的工作目标之一。班主任要结合幸福教育进行德育,首先自己应当充满幸福,用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学生在良好的班风中学习生活;其次,教师要理解爱护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尽可能想学生所想,从心底里尊重学生,课余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是快乐幸福的;最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给学生积极的暗示和鼓励,让学生得到认可,自信的人成功的几率会高,收获的幸福也就越多,从而健全学生人格发展。
四、总结
        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小学生更是德育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抓住这一时期,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教育,更要进行道德层面的深入引导,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总结,提高,最终实现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069.   
[2]赵启航.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3]帅铃铃.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好家长,2017(58).
[4]庄永芳.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