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荥
余姚市天华小学 浙江省 宁波市 315400
摘要:在学生的课业压力日益繁重的今天,学校和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采取了书面作业加口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口头作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一部分做题的负担,还能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口头作业需要家长进行配合,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口头作业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头作业;设计;现状;策略
前言: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时起,就承受着巨大的课业压力,许多学校布置的作业需要学生写到深夜,这种繁重的作业负担不仅剥夺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睡眠,严重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实施,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好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口头作业,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作业负担,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将一部分作业设计成口头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口头完成,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节约作业时间,也能让家长在配合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的同时,更好的与学生展开亲子互动,促进父母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更好的实现家校共育,让家庭和学校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目前,我们的口头作业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针对当前小学数学口头作业的现状以及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好口头作业的有效设计工作,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一、小学数学口头作业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口头作业主要存在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在于教师对口头作业的重要性缺乏认知,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思维影响较深,认为作业应当以书面形式为主,口头作业无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大多敷衍应付,不加以精心设计,导致口头作业缺乏质量,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对口头作业的认知,学生在完成口头作业时也大多采取敷衍的态度,最终导致口头作业流于形式。其次,在于口头作业的形式缺乏创新,教师在设计口头作业时,大多受传统思维定式影响,认为口头作业就是机械的对书本知识进行背诵,在布置作业时也经常以口头算术和口头背诵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口头作业的乐趣,在进行口头作业时,无法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知识加以思考,只是完成任务的背完教师要求的内容,这种情况导致口头作业难以发挥实际的学习效果。最后,在于口头作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口头作业不同于书面作业,无法通过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让教师能够实际查看学生的作业状况,许多教师不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导致许多家长不清楚学生具体的口头作业内容,无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监督,教师也难以分辨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作业,导致口头作业效率的低下。
二、小学数学口头作业的有效设计策略
1、设置趣味口头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要有效开展小学数学口头作业,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作业设计迎合小学生的喜好,小学生正式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特点,设计出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口头作业,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作业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对口头作业展开思考和解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有效提升口头作业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完《1-5的认识》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掌握这五个数字,教师在设计口头作业时,可以将题目设计成迷宫形式,设计一副迷宫地图,在每个迷宫方格中随机放置1-5五个数字,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从起点走到终点。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口头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还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更深远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联系生活完成作业,扩展发散思维
要有效提升数学口头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做题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口头作业时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家里熟悉的日常用品来进行作业,通过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来完成作业,不仅能够提升作业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将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感知,在联想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更加灵活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例如,在学习《比大小》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口头作业,请学生回家后,数数家里一共有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有几道菜,几副碗筷,数一数家里有几把椅子等等,并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通过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进行口头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家里积极主动的探寻各种生活用品,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有效掌握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还能让学生感知到生活细节中蕴藏的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晰的实际应用功能。
3、利用开放口头作业,发展创造能力
要有效设计数学口头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不能过于机械,避免设计的作业太过枯燥,无法提升学生的做题积极性。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口头作业时,就要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确保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活跃自身的大脑思维,对知识展开全面的思考,在思考和练习的过程中,有效促进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家以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品,分别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以及球形的物品,并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通过这种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生活中的几何物体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口头作业的开放性,让学生更好的活跃自己的大脑对作业展开探究,还能让学生在于父母分享的过程中更好的开展亲子互动,增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发展。
4、实现亲子共同作业,加强监督力度
要有效设计数学口头作业,教师在设计口头作业时就要考虑到父母的因素,意识到亲子共同作业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作业,设计一些适合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口头作业,让家长在于学生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势,增强口头作业的监督力度,确保口头作业保质保量完成。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以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回家以后,拿出家里的时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认识一下实际的钟表,告诉爸爸妈妈时针分针秒针分别是哪一个,接着请家长随意拨出一个时间让学生说出准确的时间,再让学生拨出一个时间让爸爸妈妈来说出对应的时间,通过这种亲子共同作业的形式,不仅更好了促进了亲子交流,也让家长更好的监督学生口头作业的完成进度,确保了口头作业高质量的完成。
结语:
口头作业作为一种以口头表达为主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缓解一部分书面作业带来的课业负担,也能促进学生大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进行口头作业时,需要手口脑同时作用,在思考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师要意识到口头作用的重要作用,精心设计口头作用,确保口头作业发挥出最大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国梅.谈小学数学口头作业的有效设计[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10):180.
[2]单晓露.小学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设计与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6,(7):67,69.
[3]金颜.口头作业不是"说"了算[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0,(5):77-78.
[4]蓝善英.浅谈小学数学口头作业的有效设计[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