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张震宇
[导读]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高,小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张震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浙江台州     318020
        摘要:随着小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高,小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在享受着学习中的乐趣,学习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则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观众”。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原因;对策
引言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等众多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从而导致教学工作出现失衡情况,严重影响着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要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跟学生存在的数学学习差异,进行多元引导,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指导方法,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首先,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各有不同,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容易静下心来学习数学知识,而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注意力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使得学习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一些学生会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而也有一些学生是被逼着学习,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其次,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是促使学生学习质量的直接原因。一些家长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对学习比较注重,而一些家长本来就没念过几年书,所以也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任务的布置上也都一样,这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没有让学生优势得到发挥。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由于兴趣是主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原动力,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在实践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育教学的引导。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探索当中,并且利用情景来引导学生,学会在情景当中感悟和思考。教师通过考虑学生在情景当中的家庭努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情景当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优等生带动差生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验感和探究能力,从而树立科学学习思维。教师也可以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注重个体化差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灵动性。
三、学生家长与学校相结合进行数学的教授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与小学生的家长多交流,让小学生家长将小学数学重视起来。现如今,大部分的小学生家长都忙于工作,将小学生交给小学生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这种放养式的教育,使小学生长时间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与小学生的父母交流,使小学生的家长真正的从思想上认识到: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学生家长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联系,使学生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小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知道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怎么样、对待学习是不是很认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怎么样、学习的习惯等等。小学生家长了解了这些以后,才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教授给学生家长一些教育学生的办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家长沟通会,让有教育经验的学生家长谈谈自己的教育办法;也可以请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专家学者,传授教育孩子的经验,知道怎么做才能够使家庭教育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法,缩小学习差距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应充分认识到“两极分化”后带来的影响,并深入学生群体中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了解,将学生合理分为不同层次。但分层次后,教师不得在班级内公布,只要自己知晓哪位学生是哪个层次就行。在教学设计阶段,应准确把握课本中的数学知识点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习需求、学习层次等,设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如在进行《认识钟表》的教学过程中,针对C层次学生只要要求学生掌握钟表的外部构成、组成部分及钟表中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等基础知识即可;针对B层次学生应要求其学会准确的认识钟表上的数字及对应的方位;针对A层次学生应引导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并掌握时间的两种形式等内容。在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应针对三个教学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鼓励接受慢、层次低的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从而最大程度上缩小班级中各学习层次之间的差距,在每个知识学习中都注意减少“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五、关爱弱势学生。
        在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可以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弱势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经历失败,他们的心理大都比较消极,且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严厉批评这些学生,扼杀他们想要与老师交流的想法。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越发僵硬。对此,教师要积极地通过情感交流,与学生们谈一些家常话题,组织一些活动建立起友谊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够更加勇敢的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其次,在课堂测试之后教师们针对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弱势学生应当积极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分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耐心地帮他们解答。根据他们所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六、组间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当中,通过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能够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当中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对于学生的改变,从而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培养教师要以新课改作为教学背景,通过传统理念下的教学创新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目标。教师也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通过改变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拓展。教师通过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要逐步优化自身教学的思想观念,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教育教学当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拓宽学生学习思路。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类教学资源积极地开展教师培训会以及教师讲座等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频率,使教师能够在活动当中学习他人的长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形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够指定的说是哪一方面的原因,学生家长与小学数学教师以及小学生自身都脱离不掉相关的责任,所以解决小学数学两极分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主要的,小学数学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要想好办法来激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步上升,解决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学娟.浅析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47-148.
[2]周凤君.试论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校正措施[J].新课程(小学),2019(10):174.
[3]吴晓霖.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亚太教育,2019(07):124.
[4]刘艺.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3):27.
[5]朱亚亚.浅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策略[J].新课程(上),2019(03):201.
【作者简介】张震宇, 1977年6月,男,汉族,浙江省台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