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思雯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马连初级中学 713302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要打破一直以来只是教师讲解知识的状态。从课程内容和学科分析来看,物理学虽然源于生活事项,但作为学问其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面对较高抽象性的东西,理解起来定有些许难度,因此,增加实验教学法作为课程中的一部分,成为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选择。通过实验,物理的一些抽象性的知识点便以具体可见的的形象进入学生们的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是一门揭示日常生活规律和基本现象内在原理的一门课程,其特点是具有逻辑性,相信一些热爱探索发现身边规律,拥有巧妙地思维和独特思想的学生会比较热爱这门课。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锻炼和培养,因此,面对一些物理问题的理解,大部分学生仍过多或少有些吃力。在这个背景下,实验教学法的引入课堂,给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提供了弥补机会。实验教学法,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展示,将晦涩难懂的抽象思维进行了具体化,同时经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加深了对知识点理解和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物理教师应该多尝试进行探究实验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满足了新课标要求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根据笔者已有经验,总结了如下几条应用策略。
一、借助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效率
实施实验教学法的初衷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深化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增加课程趣味性,因此实验教学法也是吸引学生热爱上物理科目的一个有效途径,满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热爱思考,喜欢动手实验、勇于创新的性格特点。在进行实验中,教师要紧紧实验抓住吸引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学生进入状态后在侧重典型原理的隐形灌输。例如,在进行电路实验时。由灯泡是否发光这个有趣的结果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电路的串并联上,因此对于实际教学中串并联这一课,可以参考如下例子。
二、注重传授实验的方法
由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知,教学最关键的时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法的落实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实验,传授设计实验的方法就成为了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帮助孩子获得真正的收获、真正地向科学方向迈进一步,例如物理当中经常用到的“控制变量法”,其中,其应用在物理实验“探究欧姆定律”一刻钟得以清楚展示。具体做法如下:
教师首先为同学介绍“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含义,其中一个关键是明确变量,在本次实验中,电阻为定值电阻,所以明确电阻为定值,进而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是在物理学习和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具有广泛且较好的可行性特点。
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补偿法”“累计法”“模型法”等等一些物理探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时,同样要重视实验方法传授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带来持久的动力和丰富的经验指引。
三、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实验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探索过程和探索方法,而在在探索过程和探索方法的背后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项是教师必须传递出来的,那就是探索精神。教师在运用教材和现场操作时,都要在心中不断深化课程的最终目的是给予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而培养的关键则是对实验和理论的结合以及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因此教师要在保证理论知识已经教授到位的情况下,预先给予同学教材中实验规范流程的讲解,旨在学生于正式操作时能够做到步骤与教材要求相吻合。从而确保物理实验的流程化、标准化,让同学体会科学家在做实验时的状态,感受严谨规范的实验探索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修养。
实验的本质是借助具象的操作给予抽象的理论以作证明,是对理论的实践探究。教师要第一时间把实验的本质传递学生,剔除学生潜意识中认为实验只是结论的再次演示的错误想法,尽管探究的理论是已经被证实的,但不能保有这种心态。因此教师和学生狗都在这个角度和心态出发进行实验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操作时进行手把手教学,因为一旦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操作基本就会出现问题,一个因为没有正确操作而失败的实验对一个刚接触实验的学生来说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深深打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拉近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所有品质当中最为珍贵和难得的,只要一个人拥有创新意识,他的未来发展将是新鲜且富有价值的。不单单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拥有探索创新意识,借以寻找有突破性的理论,在实验操作和实验设备方面,人们同样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带领实验向更直观、更有说服力、更严谨的方向迈进。纵观物理学历史的发展历程,实验的创新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例如测量地球引力的扭秤装置、测量以太是否存在的迈克尔逊实验。在科学界,没有被实验证实的理论都只是猜想,可见实验的地位在科学界的重要性,实验的设计和创新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仍然十分强烈,而这两个特质是发挥创造性的关键。教师要在学生理解和操作实验的时候适当的抛出开放性的问题令其思考,对于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和古怪的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能解答的予以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小课题,进行自主探索,并在探索中加以帮助。整个过程下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还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关系在指导被指导与共同探究的灵活转化下得到充分的延伸和巩固,为学生的交流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提供新的动力。
初中物理是学生初次触碰自然与科学的起点,也是学生探究真理,证实真理的开始,在这个所谓的科学启蒙阶段,教师一定要以理论为指导,实验为抓手,兴趣为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通向科学大门铺平道路,开启探索创新一段崭新路程。因此,教师注重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法有重大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1]刘永明.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73+150.
[2]杨彦德.试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37.
[3]齐伟.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0):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