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芳
山西省平定县第二实验小学 0452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更多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开展数形结合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应用技巧,使得学生能根据图形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而且,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学生就能在实际问题探究和数学知识应用中,掌握主动权,更加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自主学习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认真把握学生学习情况,读透课本中数形结合知识,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灵活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绘制图形,将数学公式与图形、数与量的关系转变为数与形的关系,便于学生理数学公式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数形结合确定教学目标
老师要想通过数形思想提升班级教学质量,就要在授课前定教学目标,通过在教学中树立教学目标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班级教学效率。学生们在学习较难的知识点时,会对知识产生厌烦的学习情绪,老师在发现这一情况后,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熟悉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班级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提升班级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授课中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们的基础学习情况,老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学习方案,老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应该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在设计时将数形结合思想很好地渗入到教学计划中,而且在授课中需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这是成功开展数学课堂,培育学生们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老师在授课中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模式,向学生们展示数目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很好地观察数字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并将数学的抽象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在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清楚、透彻地解析数学问题,大大提升班级教学质量。
例如,在距离计算中,小明的家离学校有4km,离超市有2km,那么从家走到学校,再去超市有多远呢?计算中,教师应该将题目中的条件和所给的图联系起来,分析小明所要走的路线,然后将解题步骤一一写出,再让学生去列式计算。用图形来整理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意思,掌握简单的加减运算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自己帮忙绘制图形和分析题目条件,以引导者和解惑者的身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数形结合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与讨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图形等去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形结合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思考、分析、探索、合作、互动等,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构建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二、数形结合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小学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还不太成熟的阶段,而且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乏味性,逻辑思维感较强,故此,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老师要在新课改中积极为学生们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及时丰富班级教学内容,为学生们策划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方案。所以将数形结合引进数学班级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完善教学中的弊端,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时、分、秒的课程中,学生们较难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三者之间的换算方式也较难理解,故此,老师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中利用实际物品让学生们完成时间的换算。通过在实际教学中较好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很好地掌握和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帮助学生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们对数形结合学习更加感兴趣,有效提升班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开展课堂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遵从其认知发展规律,合理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启发性问题,也要针对小学生承受能力差以及知识面窄的特点,适当地调整章节教学顺序,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选取合适的数形结合方面知识展开教学,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选取中,要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解读课本教学知识,将数形结合部分的相关知识摘出来,以教学资源、学生素质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尽可能地选择开放性、启发性的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联想,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四、运用数形结合模式剖析重难点知识
数形结合既是一种学习思想,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方法。在解一些数学问题时,学生只有将“数”与“形”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同样的,对于数学课堂中一些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困难的知识点,也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另一种学习、理解思路,进而轻松消化。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学知识与直观图形有机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一些复杂运算、抽象知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例如,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放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以及题目,用直观的图形展示和计算步骤的讲解,深化学生对公式内涵的了解,并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应用计算公式。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将数与量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形与数之间的关系,便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数与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数学关系,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数量关系尤为抽象,很难理解和消化,想要理清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就要正确地运用图形,通过图形将数与量之间的关系简化,然后再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五、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学生数学结合意思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PPT课件演示、小组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形结合训练,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意识的形成。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可以教学的机会,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数形结合技巧,巩固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解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解题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以形助教、数形结合、以数解形等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使其对所学知识可以更好地进行融会贯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学学习思想与方法,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模式,可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具体化,进而降低解题难度,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能加强对数形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构建起高效率数学课堂,实现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远平.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34):14-15.
[2]谢训强.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94.
[3]孙维静.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9):61.
[4]周明.数形结合思想培养途径探究[J].成才之路,2019(11):79.
[5]叶小玲.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