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程鹏
[导读] 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对国家的体育事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程鹏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初级中学 711700
        摘要: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对国家的体育事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很有可能因为中学的体育训练走上职业体育道路。学校和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起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为体育人才为体育训练的目的。本文基于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探讨
引言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初中体育特长生多以田径生为主。在教学环节,主要分为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两种模式。集中教学是将所有的特长生集中在一起,对其进行专业的训练以及文化课教学,班级内部的人员组成较为单一;而分散教学则是指这部分学生分布在各个班级之中,跟随班集体一同学习文化知识,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的训练,这部分同学往往是对体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异寻求新的方法进而升学。
一、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的教学体制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或者是家长不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特长,甚至认为学习体育的同学未来没有出路,这也就直接导致教学工作开展较为困难。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学生的训练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师资力量短缺,没有专业的教师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训练,没有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或者是训练内容。
        (二)缺乏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程管理
        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文化课内容很多都是基础内容,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而对于中学体育特长生而言,文化课学习也是非常的重要,体育特长生也更应该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但是,目前而言,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还缺乏系统的管理,很多体育特长生自身的文化课成绩比较差,知识基础也比较薄弱,所以导致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信,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兴趣。而教师也没有重视起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管理,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关注较少,也没有为体育特长生去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这导致中学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出现了差异性。
        (二)硬件设置不足
        现今体育特长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硬件设施的短缺、器材以及场地的缺失使得课余的训练不能够有效开展。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初中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训练场的设置较为单一,在部分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更为匮乏,部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无法接触到多种多样的体育设施,能够选择的训练项目只有田径。这主要是由于政府部门以及学校没有对体育教学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不难发现,多样化的教学设施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引导更加具有天赋的同学们参与到训练之中。
二、制定合理的科学培养计划
        首先,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训练前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力量、柔韧性、速度等指标都要仔细的评定,根据做好的数据统计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学生挑选体育专业,帮助学生合理的选择专业,选择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体育道路。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规划合理的训练目标,只有指定了目标学生才能有目的性的进行训练。例如,短跑运动员到训练期结束速度要提升1S、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达到70%以上等。通过设立目标而对学生进行要求,促进学生进步。最好,教师在体育训练计划中,要选择更多的体育训练手段,在制定训练计划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留出时间。例如,教练每天要求学生分阶段训练,先进行1个小时的体育训练,之后进行体育专业训练,最后安排教练总结,总结的过程中,教练可以加入视频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体育赛事,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养成,也帮助学生形成体育精神,为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三、提高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应试教育要求学生要学有所长,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尤其是对特长生进行教学时,不能忽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因为初中生处于对世界的认识阶段,对很多事物具有好奇心理,教师不可打压其观察世界的好奇心,而应该激发其好奇心。比如:在日常的训练中,学生如果对某一体育项目产生了兴趣与好奇心,教师则不应打压其学习热情,即使训练项目与自身的体育特长无关,适当地放松与了解其他项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于本项目的理解。以排球项目训练为例,如果是高三决定成为体育特长生的同学,在一般的教学计划下,在练习完发球后即练习颠球。与此同时,一般教师会要求学生练习直线发球,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尤其是基础不好的同学,颠球难度较大,会影响学生的训练心情。所以教师在要求练习直线发球的时候,学生会出现动作不够标准、行动较为散漫等情况,严重影响此节课的训练质量,不利于后续训练项目的进行。教师可在此时及时了解学生心情,及时进行有效地动作指导,甚至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暂停颠球练习,专攻直线发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对直线发球的技术要领掌握加强、加深,改变学生对直线发球的厌恶心态,为学生树立继续练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提高不只源于训练强度的加大,更源于心理状态的合理调节,教师应当注意在加强学生技术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自主性,更需要教师的合理教导与引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连富.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161+163.
[2]侯艳萍.寿光市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