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蔡青
[导读] 社会发展引领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也愈加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蔡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子女学校  831505
        摘要:社会发展引领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也愈加体现了它的重要性,美术、音乐等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的学科也开始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任课教师也开始注重这类学科的课堂效率。初中美术课程在小学的基础上内容有所延伸,体现出了更强的学科专业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无法单凭对画图的喜爱而收获学科知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降低,课堂效率也因此有所下降。本文针对美术教学课堂效率问题,从培养兴趣、强化基础和增加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来阐述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文化成绩主导着未来学习校园的选择权,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的问题也会因为中考而忽略美术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在开展各科教学的过程中,美术、音乐这类文艺课程的时间只占据了所有课程时间的小部分,要兼顾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重要求,提升美术课堂效率,在固定的时间里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美术知识,领会更多美术技巧,提升美术的欣赏和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是当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美术兴趣
        美术的美在于它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与它们一起出现的还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主动寻找生活中的,并用美术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对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应变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学生个体对学习是否有着强烈的积极性,也就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重要性。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在各种情境之下的体验和感受,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根据设定的情境进行美术创作,学生在享受创作的乐趣时还巩固了美术技巧和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图游戏,一个学生画让剩余的学生猜,这种有别与传统的课堂形式,无论是画的学生还是猜的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画和猜的内容则逐渐增加难度,先是画一个物体,然后再是以该物体为基础进行丰富和细化,直至完成一个小故事,这种特殊的猜图内容,可以让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为学生的课堂效率提升奠定充分的基础[1]。


        二、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美术基础
        实践阶段的美术课程时间是较为局限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被其它学科占用的现象,课后的美术练习则更加难以保障,面对时间不充足的情况,课堂效率就显得更加的重要。美术课程的时间问题是较难改变的,面对这个既定的事实和问题,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来弥补学生不具备时间练习的空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是先后进行行,而考虑到时间问题,教师可以把讲和学整合到同一个环节内,优化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初中美术要求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中国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欣赏著名的中国画作品,让学生对中国画的构图和意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其中突出的作画特点作简要的提点,再让学生准备事先交待的画图工具,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的画具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放置好画具和材料后,根据课堂教学要求示范各种国画技巧,接着让学生直接开始创作,学生的作品可能不一定完美,但学生的作品中却可以看到越来越好的进步,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好参悟到中国画的技巧和要领,这个过程中没有单独的讲解和练习,但学生却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国画技巧。
        三、有效融和生活,增加学生美术实践
        艺术是生活的精华和提炼,是展现生活的抽象方式,好的美术作品也是对生活切实的感受和记录。在初中的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将美术知识与生活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里徜徉,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2]。将生活融入美术课堂,可以为学生的美术创作保留广博空间,让学生可以跳出书本的框框,利用书本中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将生活付诸于美术作品,基于生活的创作也可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美术,主动地接触和探索美术。美术实践是将生活和美术融合在一起的直接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主题内容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象去描绘他们所认为的世界,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以美术的形式得到释放,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也会更加的激烈。
        四、结束语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人生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艺术修养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初中教育阶段应引起重视的教学学科。美术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践被学校和社会所重视,美术教师应主动了解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持续创新教学思维、探索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美术课堂效率,实现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德,闫芬霞.情境教学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0(01):94-95.
[2]梁恩桐.新课改背景下构建美术高效课堂的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9(10):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