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裘铁英
[导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这一新型教学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影响
        裘铁英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明德学校 311241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这一新型教学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影响,并对小学体育与训练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的限制,不仅使得课堂枯燥无味,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体育技能的传授,学生的知识口径遭到限制,整体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将信息化手段引进到体育教学与训练课堂中,就能极大的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影音视频的方式,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体育训练技巧,将学生全身心带入课堂中来,让学生深刻掌握体育学习的内涵,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指将投影仪、多媒体作为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教学并进行完整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重点知识教学,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上也不止完全局限于课堂,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进行重难点的教学,让体育课程能够可视化,更加轻易的掌握体育训练的内涵,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有着重大意义。在多数教学情境下,信息技术会将某个具体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视频投影、PPT的方式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呈现出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其核心内容在于借助多媒体手段,然而在此过程中又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学资源,对于和教学主题相关的课件、习题、点评、反馈和设计等方面也能起到极大的教学支持,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让体育训练教学更加易于接受,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去,进而极大的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其次,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投影仪进行视频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加直观的了解体育运动技巧,让整个体育课堂可视化。然后,传统小学体育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全部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因为学生的基础水平不相同导致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无法真正进行因材施教,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所以传统体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收集等相关技术手段,全面追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训练知识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学生所需的个性化运动资源,并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体育锻炼无处不在,进而更好的实现知识的汲取,全方位掌握体育技巧,进而达到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的目的。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倾向于课前热身和自由活动,学生更多的倾向于自主训练,严重忽略了体育技巧的获取,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再结合视频播放,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很容易就能够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来,并借助于专业体育训练知识讲解,让学生迅速掌握专业体育知识,极大的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并借助于视频的全方位讲解,更多的获取训练知识和技巧。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原则
1.全员全程性原则。全员性即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活动中,不能出现部分学生脱离活动以外,或者部分参与部分不参与的情况。全程则是指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合理的地方,或者说最需要的地方,并且要贯彻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全程性能够保证信息技术在体育课程中发挥出最大作用,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并保证每一位学生受到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活动的影响,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发展,提升其体育素养。
2.简单性原则。简单性原则是指在保证取得最大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为简单的信息技术。小学体育课程信息技术包括两大类,一类式一般的信息技术,另一类是教学教育信息技术,而教学信息技术又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软件等。体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尽量选择简单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训练技巧讲解,就不需要利用言传身教多此一举了。总体而言,简单性教学就是用最简单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和谐性原则。

和谐性是指将体育训练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合为一体,两者相互不可代替、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和谐性原则还意味着技术是教学种的最主要成分,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在教学中在何种地方使用何种技术并无较大区分,使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将技术生搬硬套到体育教学之中。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网络创建环境,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教学是一柄双刃剑,教师要尽量避免信息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充分挖掘其优势,将教学重心置于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上。因此,一个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应该倾向于动态化、直观化,信息教育具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化静为动,教师通关对相关知识的演示,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动态化,将一些较为难以示范的训练知识和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利用动、静态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给学生创建一个适当的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讲解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具体而言,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构建出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进行适当的交流,并亲自演示一些锻炼技巧,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动作展开锻炼,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极大的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2.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锻炼知识讲解。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充满时代感和新鲜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线上课程中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体育锻炼相关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掌握锻炼技巧。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典型做法之一就是利用视频教学和课中监管相结合,多媒体视频负责传递体育锻炼手段的传授,体育教师则负责将这些锻炼内容落实到实处,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体育锻炼机制,全方面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实现学生的有效训练。
3.整合网络资源,延伸网络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知识面进行适当的延伸。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复制、下载的方式把互联上的体育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视野更加广阔。再比如,老师一方面可以组建一个线下交流平台,并在该平台上不时的推送一些体育锻炼教学知识的小视频以及一些学习小技巧,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体育锻炼。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最前沿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进而形成一套最适合的体育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了解最前沿的体育训练知识。
4.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情感导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绝对主导者和中心环节,学生只是一味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墨守陈规,被动的进行体育训练,缺少体育训练技巧,导致整体教学效率低下,这样一种绝对主导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训练,而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发生转变,在这一新模式当中,教师不再是教学当中的主导者,而是更加倾向于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与组织者,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而是在组织上的主导。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不仅能使用面对面的课堂授课方式,帮助学生能够系统的获取训练知识,还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极大的提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所以,体育训练和信息技术结合的首要任务就是扭转传统的师生地位,并将线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角”,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自主训练欲望。
5.树立出清晰的体育教学体系。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应用,所以,体育教师要重视设计实用性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要能够用于学生日后的实际锻炼。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时,还需要注重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利用网络资源选择高效的授课内容,注重教学中视频资源应用的规范管理,给学生传授有用的、高效的体育训练技巧。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极大的改变了课堂的思想、内容和形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都能够达到激发学生锻炼积极性的效果,对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训练质量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网络资源开发、形式创新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体育知识,最终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四、结语
信息技术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对于提升教学实效性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信息化水平,充分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情感导入,通过视频教学和言传身教,传递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技巧,并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够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其体育素养,全面提升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