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洪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职业技术学校 621000
摘要:纵观当前的学校教育发展中,学生由于课业压力过大,缺乏身体锻炼时间和主动性,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整体下滑,这不符合全面发展理念。且传统的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理念影响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缺乏,课程特点和优势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在教法选择过程中缺乏对实际教学情况的考量,导致教学活动有效性不足。新课改影响下的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过程中,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开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这对深化课程改革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
引言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增进中职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保健与锻炼为主要手段,是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提中职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职生健康教育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不仅赋予个体以存在和发展的能力,而且提升人的创造力和对生活意义的寻找与追求的能力[因此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提高中职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与体能,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发展。让中职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宽松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团结与友爱;在体育运动中通过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击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在进步与成功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体验运动快乐中塑造中职生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促进学生智力发育
鲜少有人会将体育活动与学生智力发育挂钩,在公众认知中,体育活动是一种促进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往往会采取竞争性质的教学活动,这就变相促使学生有目的地选择战术,从而取得胜利。例如,在三人两足接力模式中,教师会将学生分为多个组,每一组学生人数为3或3以上,获胜最多的一组将会取得胜利,在这种规则下,许多学生并不会盲目地追求“跑得快”,而是会采取“田忌赛马”的方式,让跑得慢的一组去应对对方跑得最快的一组。
二、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方法的整合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观念,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体育运动,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健康意识的认识,全面发展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对运动的热爱。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坚持“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观念,体育教师转变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运动习惯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淡化教师“教”转向重视学生“学”。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观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健康的体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体育交叉学科的重要发展。
(二)、将体验活动延伸到室外
在中职体育教学课堂上,不仅要强调学生的知识体验,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更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将体育活动延伸到室外,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体验活动中强化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老师要展开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体验活动的创设中来,促进学生积极融入体验活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例如:针对学生的爱好,教师可开展羽毛球运动、乒乓球运动、跑步运动等,在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运动中引导学生们参与进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个性化体验,锻炼体魄,优化身心发展。
(三)、加大投资、管理,提供客观条件
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与管理旨在为体育教学提供客观条件,针对以往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和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并建立起场地与设备管理制度,强化场地管理与设备维护,为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奠定基础。教育主管部门针对经济不发达、偏远地区的学校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适当给予财政支持,营造客观的体育教学环境。
(四)、革新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路径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单单是“线上+线下”,而是线上教学是线下课堂教学的先导性学习,通过线上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通过线下教学来强化与巩固知识,并将认知性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习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可以通过线上丰富的课程资源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线上学习可以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路径,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加强学生集体意识,但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认知不足,导致体育教学理念过于空泛,脱离实际,体育教育目标也不够长远,对此,教师应该主动地、深入地挖掘体育教材,吃透体育教材,让体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合理设计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与认知的双重发展,除此之外,教师更要科学、合理地规划体育教育,实现长期教学目标与短期成效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宋锋梅.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探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116-117.
[2]尼玛.浅谈如何开展中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86-388.
[3]李海英.中职卫生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