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玲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传统的班级管理只是一味要求学生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和规定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一直是被管理的一方,而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本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及个体差异性,在尊重学生思想、维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地管理,帮助小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为小学生今后的综合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班级管理 改革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为此,教育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与关注。在小学教学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直接地影响,为此,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策略,以简洁有效地管理方式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态度,使其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依然将成绩的好坏作为评判学生的主要标准,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严重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非常容易造成学生之前的不公平待遇,有很多班主任对成绩好的学生都会一味地纵容,而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只会严厉批评,不仅会让成绩好的学生慢慢养成侥幸心理,也会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受到更多不公平的待遇,进而对班主任产生厌恶感和抵触心理,不再服从班主任的管理。不管是哪种情况,对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都会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
(二)管理手段落后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逐渐成型的主要发育时期,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不能从成人的思维角度出发,而是必须应该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为学生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如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成熟很多,同时在自尊心等方面也成长了很多,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惩罚,很容易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然而,就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来看,部分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采取比较落后的管理手段,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改革策略
(一)改革管理制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教学中,大多都是由班主任全权负责的,虽然能够帮助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但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的很多想法和观点都不被认可,这一点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合理分配班级管理任务,改革班级管理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作为被管理者的同时也是管理者,如此一来,既能够增加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小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对于喜欢在上课时间说话聊天的学生,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就是由班主任将其带到办公室进行批评和惩罚,不仅解决不了本质问题,甚至还会激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如果班主任在经过细心观察之后,发现该同学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就应该为其调换作为,而如果是其本人的原因,班主任可以要求该学生负责班级的纪律问题,以职位的责任感激发该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管理其他同学的过程中,慢慢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创新班级管理,引入量化管理方法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以班主任的口头评价为主,缺乏一定的直观性和客观性,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无法根据班主任的主观评价,对自己产生更准确的认知。
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可以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以量化的形式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现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纠正与改进。
为此,班主任首先需要引导中高段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借鉴其他学校或班级的优秀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再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商讨、拟定班级管理制度,并保证其量化内容和制度的科学性、全面性、公平性、合理性等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量化制度的落实也一定要公平、公开、公正,以具体的量化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及不足,同时也加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按照量化考核的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三)开展多样活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强调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全面发展,以此来实现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小学生普遍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接受能力的心理特点,在关注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管理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赋予班级管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在亲自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索求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白更多的情感道理,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关爱学生心理,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态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首先,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态度和发展导向。其次,班主任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疏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采取激励性、赏识性的评价措施,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顺应时代发展,借助科技进行管理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科技力量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找到着力点,明确班级管理的主要方向,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调整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多样化管理资源,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利用网络多媒体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联系,为学生的综合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全面推动小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中兴.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96.
[2]郝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2020(13):38-40.
[3]韩留军.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J].教育革新,2020(04):8.
[4]王成.谈新形势下小学班级管理[J].甘肃教育,2020(07):29.
[5]刘成红.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甘肃教育,2020(06):42.
[6]仝侦利.漫谈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