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下的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李燮珍
[导读] 文化自信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象征,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好体现。
        李燮珍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    
        摘要:文化自信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象征,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好体现。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英语的使用和学习在我国日益普遍化。文化自信是学生习得一门语言并使用的重要前提。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自信感,能够影响其对英语语言的接受和使用,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面对文化自信下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对农村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文化自信、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英语教学当中,不仅需要使学生习得语言,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肩负着树立学生对自身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树立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使所学语言知识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内化于心,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不断的推进小学英语教育规模的同时,小学英语阅读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受到地域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存在着教学水平不高、与学生生活文化脱节等问题。面对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情况,文章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针对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探索出优化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通过提升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兴趣,以及改造课堂等,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的同时,达到培养小学生对自身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目的。

一、文化自信下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文化自信下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面临不少问题。首先,目前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地道的”英语,课文的选材和表达情景基本都是来自于母语是英语的素材,大部分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生活文化和价值观为背景,而涉及与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教材非常少。英语教师在教学当中,过多地介绍西方文化,缺乏中国文化知识,造成与本土生活文化脱节,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问题,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英语文化的盲目崇拜,如近年来不少学生喜欢“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的节日洋气,中国的传统节日则老土,没有新鲜感,缺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其次,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英语的学习之中,缺乏英语学习和应用环境,学生难以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农村小学生往往是三年级刚开始接触到英语时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接触时间的推移,语言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潜意识当中没有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进而“应试”学习或应付式学习,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那么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开始消退。再次,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相比,缺乏广泛的英语阅读材料。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图书馆中的课外阅读书籍大部分都是中文书籍,仅有的少量的英文书籍或绘本都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内容陈旧,更别说是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阅读素材,少之又少。



二、文化自信下,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
(一)开展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
        由于地域和经济,农村文化素养等制约因素,农村的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同时阅读素材与学生生活文化脱节,所以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英语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英语自主阅读率低,不能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校本地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教材,将当地生活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开展小学英语的生活化教学。例如教科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的第四个模块,关于食物——Foods we need的课题,我们就可以将中国传统的食品用英语来表示,因文化不同而导致了中国和外国餐饮习惯的不同等,还能借此让学生了解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也让学生们自然的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减少抵触的心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针对英语阅读的教学,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将英语阅读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巧妙的运用丰富的生活素材来充实相对枯燥的英语阅读课堂。
(二)提高小学英语教师本土文化素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教师承担着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介绍异域文化的任务,是学生与异域文化的桥梁,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在育人方面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素养,树立学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心。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时期,英语教师的引导显得更为重要。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就相对落后,所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更是担负重任。因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就必须具有更强的母语文化意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本土文化素质,提高母语文化素养,具备过硬的中文语言功底以及丰富的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中外文化知识。如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需站在更深刻地理解本土民族文化的角度和高度上,在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端正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文化观,让小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社会的生活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三)拓展学生本土文化英语素材,促进英语和本土文化的融合
        农村小学需拓展本土文化的英语素材,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促进英语和本土文化的融合。首先,农村小学或农村英语教师需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优势,搜索和下载贴近社会文化生活的英语材料,利用图书室、图书角等,为农村学生提供丰富的本土文化英语阅读素材,拓展学生的课外文化知识。其次,当地教育指导中心或农村学校可根据当地的风俗文化,由本地区骨干英语老师或本校教师翻译或编写英语阅读教材,开展本土文化英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使学生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本土文化,提升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再次,教育指导中心或学校结合当地丰富文化,联合社会团体或文化机构,如报社、作家协会等,开展相关的文化与英语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英语与本土文化容合,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增强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习得语言以及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时,重点应该放在将英语语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化相结合,使我们的文化与语言心理相融,这样才能使语言为我所用,更好的起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作用。农村小学应当抓住小学时期这个小学生英语学习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时期,面对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增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传播传统文化;同时,丰富英语教学方法,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本土文化英语素材阅读,在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的同时,促进英语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秀丽.铁岭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解决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2019
【2】徐晔.实施英语新课标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地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活动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
【3】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