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张森
[导读] 体育课堂是学生获取体育基础知识、理论的主要途径,
        张森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14
        摘要:体育课堂是学生获取体育基础知识、理论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理念技巧进行讲解,通过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使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得到提升。随着课程改革教学新标准的提出,对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堂有了更新的要求,确保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祖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视域;高中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经过系统化部分知识的有效教授和运动结合的技战术运用、模拟化的游戏比赛、不同角度的审查探析、协助化的分析练习、技术水平的评判完善、学习后的复习与查漏补缺等不同方式,使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体育知识,这些体育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同时也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完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素养概述
         1.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在基础教育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获取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在经过学习、探究、交流之后所培养的最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学习与交流后天形成的基本素质之一,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精准地解决不同学科的复杂问题。
         1.2体育学科素养
         “学科”这个词主要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学生通过学习某一学科、课程而培养形成的能力、素质与品格。用过学习习得的能力和价值观念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是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育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动能力、体育品格、健康行为这3项能力与素养之间能够通过互相影响,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有逐渐的提升,确保学生身心的发展得以平衡。
         1.3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素养之间有着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与关系。体育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进行核心培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通过学生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学习与锻炼,学习相关的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够全面、平衡地发展。由此可见,具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2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
         2.1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培养专项学习能力
         要想熟练地运用体育知识技能。提高专项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专项学习能力是否达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用体育知识技能的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必须依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模式的选择、部分教学目的、部分课程内容的挑选和专项审查方式的决定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其次,要多寻找一些体育教学资源以及弥补环境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地方当地习俗、该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和运动特征,实行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和部分课程,设置多种课程学习模式,使学生在3年的高中学习中,随意选择3种或3种以下的运动项目进行全面的学习,以此来提高专项运动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技术分析能力
         在进行体育授课时,动作教授过程中,仅仅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技能动作的表面样子,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运动过程无法清楚地展现,但是如今信息科学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并丰富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形式,详细分析技术动作结构和顺序,并且可以突出技术动作细节和难点,使学生可以更加仔细地观察到整套技术动作,以及更好地掌握技术练习方法,使高中生的思维的得到发展,鼓励学生运用学会的知识和技术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多媒体技术教学,整理系统化的教学素材,创造新的体育授课环境,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寻找新的学习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使高中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3从转变学生消极的态度入手,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系统的调查,以及学生们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很多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需要端正,他们持有的消极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体育锻炼学习的效果。所以,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态度的情况,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条件,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价值和必要性,从而在积极性主动性方面进一步的增强。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如果单一的专注于脑力劳动,学生们很容易产生疲劳,而且缺乏体育锻炼会让人的体质下降,面对高强度的学习,让学生可能会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给学生们讲解这样的一些具体的情况,提高他们学习体育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高中体育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过程中,也要同时地给学生树立一些榜样,有些学生生活安排得非常的丰富,很有规律,学习成绩很好,体育成绩也很好,这样的学生可以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所以从提高这门课程教学有效性方面来看,要充分地把学生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是有效性提升的关键。因此,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教师既要把握好这一工作,从而有效地将教学工作逐步地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逐渐的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好处。
         2.4根据球类教材,提高竞争意识
         球类教材有着很强的竞争性,在进行球类教学竞赛时,技术与方略要同时运用,进攻与防守的转换都有着很强的竞争性,体现在元气、意念、风格的竞争和技能、方略、体能的竞赛,只有互相帮助、努力奋斗才能取得胜利。所以,要积极利用球类教学竞赛,对学生进行机敏、果敢、爽朗、竞赛、互助、协作精神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而综合的发展。而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体素质的差异性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中生的体育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能够相互促进、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燕,辛艳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8):128,135.
[2]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2):9-12.
[3]李玉强.高中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与课程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3):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