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黄国强
[导读] 小学教学体系中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育教育作为可以促进小学生
        黄国强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三小学    524300
        摘要:小学教学体系中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育教育作为可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课程,是小学体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在新课程中体育教育中的跑步训练,不仅要求小学生在完成指定跑步训练的同时,也要增加课程的丰富性,提高课程的娱乐性,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精神面貌,跑步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磨炼学生坚定的意志。让小学生可以养成一个喜欢锻炼,努力学习的好习惯,真正的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跑步训练研究;
        
        前言: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一个快速的生长发育期,在这个时期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极大的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让其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获得一个健康的体质,而且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小学生骨骼发育,跑步作为体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一个项目,也是小学生相对比较讨厌的一个项目,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是十分枯燥且艰苦的,很多小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在理性上清楚跑步训练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过枯燥乏味的跑步过程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感,而且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跑步的成绩总是不达标会对体育教学产生畏惧的心理。针对以上问题,在新课程中对于体育教学的跑步训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端正学生跑步训练的态度、培养学生跑步训练的兴趣、丰富学生跑步训练的形式、重激励促跑步训练的开展;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锻炼项目,让小学生对体育锻炼不再排斥。
        一、端正学生跑步训练的态度
        首先要端正自身的态度,不仅是学生,体育老师同样要端正自身的态度,要知道对于一件事是否完成自身的态度决定一切,所以从老师自身做起,端正教学的态度,在为学生布置跑步任务时,先要认真备好课,考虑如何融入趣味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同时应提前将学生组织好,并且有序的进入训练场地,体育老师要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教导一些刚刚接触跑步训练的学生,让其快速掌握跑步的技巧和基本要领,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受伤,有老师的亲身示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提高,态度会更加端正,端正的态度就是好的开始,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态度都不端正,潜移默化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同样不会太好,在课堂中慵懒散漫,东张西望,无法集中精神学习这样反而互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所以一切从我做起,老师要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用一个积极端正的态度来对待每一堂体育课程。并向学生强调端正态度的重要性,让其养成一个学习端正态度,做事端正态度的好习惯,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可以更加快速的完成自身知识的学习,对以后的工作也有有很大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跑步训练的兴趣
        好习惯的产生不仅是学生对于自己的自律,同样对所做的事感兴趣才会让人长久的坚持下去,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跑步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坚持下去,跑步是一项很枯燥的运动,很多学生对于跑步提不起太多的兴致,不喜欢长时间的进行跑步训练,所以在新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为学生制定跑步计划是要多遵循学生自身的意愿,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制定相应的体育训练,体育老师需要通过贴近生活的元素来激发学生对跑步的热情,在训练中多进行鼓励,让学生对跑步这项运动产生兴趣,小学生可以为了提高自身的成绩不断的进行练习,与此同时教师再给与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待,让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的跑步训练中。
        三、丰富学生跑步训练的形式
        长期进行一项跑步运动是枯燥乏味的,在跑步训练中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来让学生保持对跑步的热情,比如在跑步训练中加入接力跑、短跑、中途跑等各种形式的比赛,通过不同的比赛方式,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爆发力都有所提高,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组队的方式进行比赛,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跑步训练保持兴趣,小学生往往会对玩过的游戏记忆深刻,所以将跑步训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仅可以完成制定的训练任务,同时也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对跑步训练不再排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不过要注意在组队比赛时,老师要注意每个队伍的平均分配,避免因为团队实力不平衡导致一方产生自卑感,降低训练热情。
        四、重激励促跑步训练的开展
        跑步训练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还是对小学生的意志力的锻炼,在跑步的时候我们都是知道会出现生理极限,不过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身的意志薄弱,在还没有到达自身极限的时候就放弃提高自身体质的机会,从而无法到达相应的训练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要有所了解并及时进行激励,让学生咬牙坚持住,不断地突破自我,在学生完成训练后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在完成训练目标后产生自豪感,老师在激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坚持下去,比如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案例,红军战士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克服万难一直坚持到长征胜利,再让学生结合现在所处的优越环境,让学生不轻言放弃,在跑步训练中不断的磨炼自身的意志,锻炼出一副健康的身体。
        结语:
        新课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跑步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体质,养成喜欢运动热爱生活的好习惯,同时还可以锻炼自身的意志,意志坚定的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从而可以快速的学习到自身要掌握的知识,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热情方面也有较大提升,让学生不再认为跑步是枯燥无聊的,在其中可以发现更多的乐趣,在快乐中完成指定的训练任务,实现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褚衍浒.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J].田径,2020(2):8-9.
        [2]冯升菲.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J].灌篮,2019(12):82-82.
        [3]林毅鸣.体育课堂耐久跑训练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1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