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高文
[导读] 音乐的构成部分第一要素就是节奏,同时在教学引导期间配合旋律的引导
        高文
        湖北省利川市东城腾龙小学      445400
        摘要:音乐的构成部分第一要素就是节奏,同时在教学引导期间配合旋律的引导,那么学生在节奏中的理解能力逐步增强。在小学音乐教学期间,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节奏性引导,让学生明确音乐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能够更好地明确音乐课程教学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思考
引言:
        音乐节奏和音符构成一段华丽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好的音乐节奏感既能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发现美,又能提高学生个人参与音乐课堂的热情,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节奏。节奏是音乐不可缺少的元素,节奏感的加强也能助力学生学好音乐,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关系。诸如,音乐和舞蹈结合离不开节奏的支持,选用的舞曲要有音乐作为伴奏,这样才能进行下去。在具体的舞曲中,每个舞蹈动作是由不同的音乐节奏联系起来的,正是因为有这种节奏做指导,它才能起到提示舞蹈动作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课堂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节奏作为音乐的核心构成部分,对学生来讲掌握课程基础构成部分的有效途径在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显著,教师通过节奏训练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节奏感的重要性,合理引导学生对小学音乐的乐感,结合现阶段对学生音乐学习综合能力引导的目标要求,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建立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确立课堂教学曲目之后,从音乐节奏鲜明、韵律感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音乐曲目起伏、张弛的节奏引导,能够让学生跟着节奏律动,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热情。在此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感积极带入,使其与曲目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曲目内涵特征的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知识的无穷魅力,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感逐步增强。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转变教学理念不仅需要从学校入手,更需要家长和学生的配合。在应试教育推广应用多年的背景下,大部分学校在追求升学率追求教育口碑的压力下,将教学重心放在了狠抓学生成绩的工作上,往往造成音乐课要给其他主课让课的尴尬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学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应当从对成绩的扭曲认知入手,重新树立人才培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真正认识并实践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唯有转变以往过分注重分数的教育理念,小学音乐教学才能得到应有之位,音乐课才能和其他核心科目站在同一阵营,真正发挥其开课的意义和作用。


        (二)有效的交流沟通,用节奏引导学生学好音乐
        在音乐课上,教师打出的拍子、唱出的每一句歌词往往体现的都是节奏的一种。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就得让学生自己练习节奏,掌握音乐节奏,那么,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才能彼此更加熟悉。在进行音乐学习时,教师也要积极加入学生的队伍中,和他们一起学习练习,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音乐看似是一门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的课程,但实际上还能开发学生的心智,调动音乐课堂活跃的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进而在这种氛围中能够增强学生个人的节奏韵律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三)儿歌教学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阶段儿歌内容相对较多,儿歌的内容相对来讲较为通俗,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教师在节奏教学引导期间,可以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单向传导的节奏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掌握,学生的节奏记忆效果也有了保障条件。在小学阶段的节奏教学引导中,儿歌形式对各个学段的学生的教育指导适应力都比较强。针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可以用这样一首儿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加个/圆点要/记清/楚。四分/音符,加圆/点,等于/一拍加/半拍。八分/音符,加圆/点,等于/半拍加/半半/拍”来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节奏知识要点,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四)制定一套系统和科学的教学考评机制
        教学考评是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接受程度的衡量,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对象。一套好的考评机制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调整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根据音乐的特性,小学音乐教学考评制度应该从课堂评价和课后阶段性评价两个方面入手。音乐课堂的时效性要求应当及时进行课堂评价,一是在课堂传授过程中,通过训练队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调整;二是在课后通过口头询问、随机测试等手段对本课时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并做及时的记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意见,以便调整后续的课程安排。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奏作为学生学好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按照一定的节奏感进行音乐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节奏感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音乐课堂的进展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最终成果。因此,教师要在音乐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方法,以此来助力学生节奏感的提高,促使音乐学习实效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谷玲利.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24):150-151.
[2]唐丽美.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方法[J].中国教师,2018(S2):19.
[3]朱丽洋.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的节奏训练研究[D].鲁东大学,201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